追讨流失文物长路漫漫
http://www.socang.com   2014-10-16 20:26   来源:文汇报 记者范昕

10月9日,意大利文物宪兵总部展示了一批失窃的珍贵文物,总价值高达1500万欧元。该机构隶属于意大利国防部,主要负责打击地下文物盗掘、馆藏文物盗窃、文物走私以及流失文物追缴等。

  与仍流失在外的庞大数字相比,成功追回的案例仅占极少数 追讨流失文物长路漫漫。

  最近,一股追讨流失文物的热潮在世界各国涌动:中国民间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讨文物,非洲多国加紧追讨被盗文物,韩国与美国签署备忘录加强文物保护和归还合作……这样的消息陆续传来:德国归还了埃及3件被窃文物,美国归还了伊拉克百余件海湾战争期间被掠走的文物,西班牙归还了哥伦比亚671件前哥伦布时期的文物……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与仍然流失在外的众多文物相比,追讨成功的案例仅仅占极少数。现实中,追讨流失文物怎一个难字了得,有漫漫长路要走。

  难点一:“文物国际主义”势力强大

  长久以来,尽管中国与埃及、希腊、印度等文明古国不断要求西方国家无偿归还各自国家的流失文物,但英、法、美等主要的“文物流入国”均借口“文物国际主义”,对归还的声音置之不理。

  2002年12月9日,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美国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19家欧美博物馆、研究所联合发表《关于环球博物馆的重要性和价值的声明》,反对将艺术品特别是古代文物归还原属国。他们辩称文物作为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其收藏不应也不必有国界之限,并声称自己的文物保护技术和设备先进,有利于更好地保存文物。这是公然的强盗逻辑和“文化霸权主义”,却无奈这样的游戏规则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了主导。

  难点二:“非法”与否界定标准模糊

  世界各国流失海外的文物数不胜数。以中国为例,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中国有164万多件流失文物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另有1700多万件散落在民间。诸多文物流出国达成共识:以非法、非道德方式流失的文物,比如在战争中被掠走,以盗掘、走私等方式得以出境,均是追讨的主要对象,所有权不应存在争议。不过,真正界定流失在外文物“非法”与否,标准始终非常模糊。

  有专家称,“善意取得”的情况让界定流失在外文物“非法”与否变得复杂起来。每一件文物都有其复杂的经历。它们很可能是几经转手、通过合法途径如在合法正式的交易市场上出售。如今持有流失在外文物的,大多属于“善意第三人”,而不是最初掠夺、盗窃文物的当事者。比如,我们至今对美国多家博物馆中大量的圆明园流失文物没办法。

  难点三:现行国际公约约束力有限

  随着文物纠纷成为不少国家的困扰,确有涉及追索文物的国际公约应运而生。这些公约规定,因战争、走私等非法进出口原因而被掠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该归还。但是,这些国际公约均没有“强行法”的地位,大量流失文物的归还得不到直接、有效的法律支持,这导致依据公约追讨流失文物在实际操作层面存在诸多困难。一方面,公约的追溯期有限,一般不超过50年,像清朝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掠夺的文物就不在追溯期内。另一方面,条约仅在缔约国之间产生约束力,只有当事国加入了公约,才能受其约束,而收藏流失文物较多的一些国家如英国、法国、美国均非缔约国。

《女史箴图》唐摹本

  相关链接 那些流失海外的极品文物

  《女史箴图》唐摹本【中国】

  中国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幅长卷按故事内容分段作画,全卷内容原为12段,每段画一个故事及小楷书写的箴文,画面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中国古代贵族妇女生活的一些真实侧面。《女史箴图》原作已佚,目前传世的有唐宋两个摹本,其中唐摹本被视为最得原作神韵的珍品,现存自“冯媛挡熊”至“女史司箴敢告庶姬”共9段,注重人物神态的表现,用笔细劲联绵,色彩典丽、秀润,画本身及装裱部分压有宋、金、明、清内府藏印,及明清历代收藏者的私人鉴藏印。它曾是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后收藏于颐和园。颐和园被焚毁之际,《女史箴图》唐摹本被英军大尉基勇松盗往英国,后存于大英博物馆。

埃尔金石雕

  埃尔金石雕【希腊】

  埃尔金石雕是古代希腊帕特农神庙大门和殿堂顶部的几组大理石石雕,可谓帕特农神庙最精华的部分,距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19世纪初,希腊为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所统治,当时的英国驻奥斯曼帝国公使埃尔金倾心于帕特农神庙一幅幅的大规模古代大理石石雕作品,开始将石雕从庙中取下并肢解运回英国。这些石雕最后卖给了大英博物馆。

  1829年,希腊第一次向大英博物馆提出将埃尔金石雕归还给希腊的请求。此后近200年间,希腊也曾为此一再努力,可惜均无果而终。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夕,希腊政府和民间团体进一步向大英博物馆施加压力,大英博物馆仍予以回绝,并给出拒绝归还的理由:英国具有全世界最好的保护文物的物质条件和专业经验;大英博物馆的展品并不只属于大英博物馆,而是属于全人类,对所有人开放。

纳费提提半身雕像

  纳费提提半身雕像【埃及】

  纳费提提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著名法老阿克赫纳登的妻子,被誉为古埃及“最美丽的王后”。她的这尊雕像高50厘米,由石灰石雕刻而成,距今已有3300余年历史,以精确的对称线条和姣好面容蜚声海外,现藏于德国柏林新博物馆。1912年,德国考古学家路德维希·布尔克哈特及其考古队在埃及南部明亚省发现了这尊雕像,并于次年将其偷偷运出埃及送回德国,在封存10年后将其公开展出。

  自1924年起,埃及就开始要求德国将纳费提提彩色半身石制雕像物归原主,但德国始终以雕像“脆弱易碎,难以移动”为由,没有予以归还。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文物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3765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