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与收礼必须决裂
http://www.socang.com   2014-09-15 17:22   来源:西安晚报

  过去在电视上时常能看到“中秋送礼”的广告,谁能想到,这些所谓的“礼”中还包括着大量价值不菲的书画艺术品。随着国家反腐力度的加大,送礼行贿得到有效 遏制,而一些被当作“礼品”出售的书画也因此销路受阻。书画的去“礼品化”,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带着问题,记者在业内进行了采访,惊奇地发现——

藏市走访

 

“去礼品化”让书画市场经历阵痛

近年来时常有藏家疑惑:为什么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额在经历了一个名列全球第一的高潮之后,突然下滑并倒退到四五年前的水平呢?有人把目前艺术品书画市场不够景气归结为全球艺术品市场的不景气,但这样的分析显然不够全面。

日前记者在湘子庙书画一条街采访时发现,下午三点钟左右,有三分之一的画廊都大门紧闭。转了一圈后,记者发现一张年前还是400万元的当代人物画,如今 150万就可拿走;而年前6万元一张名人书法作品,现在1万元还没有人接手。如此大的差异让记者困惑。随后记者又走进一家开门的画廊,老板没精打采打着 盹,见有客来访,随意地抬了一下头,示意随便看。当记者询问最近的生意怎么样时,这位叫耿士祥的老板,大吐口水。他说从今年过完年,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好 多画廊都经营不下去而关门大吉。他一个月也卖不了半张画,而且利润低得让人不敢想,连交水电费的零头都不够。原来他还雇了个人,见生意如此清淡就早早地把 人家给辞退了。问及原因,这位耿老板说反腐风暴使得“礼品画”市场严重缩水,贪官不敢收,送礼的人也不敢送。

在记者心目中,书画一直是档次较高的收藏品,可在耿老板看来它们却更像是礼品,这让记者大为不解。在另外一家画廊记者遇到业内人士梁江,他告诉记者,书画 “堕落”为礼品在业内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梁江认为,从量化角度说,以当代中国画,尤其是名家作品为礼品画,充当特殊的、大尺幅的“代金券”,此前是比较普 遍的。藏家杨轩说,艺术品作为礼品,伴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乎成了一条潜规则。据业内权威统计礼品画已占到书画成交额的50%以上。

当大家把书画艺术品视作“礼品”,整个市场就显得不那么理性了。策展人、艺术品分析师薛洪涛告诉记者,当代一些名家作品在市场上走红或者被捧红,主要作为 礼品画销售。一些画家的作品,几年之间从一平尺几万元暴涨到几十万元,乃至不按尺寸只论张计价,一幅数百万元,这样近乎天方夜谭的价格,已完全游离于市场 规律之外,是“潜规则”或幕后推手运作的结果,一般的艺术消费者不可能承受这样的作品价格。

业内分析

 

去“礼”存“珍”书画收藏重获新生

在过去的若干年里,艺术品不仅仅沦为投资商们博弈的筹码,还变成了政客们通往晋升之路的铺路石,变成了投机商们敲开执政者方便之门的敲门砖。过去有一个绕口令说:“喝茅台的不买茅台,不喝茅台的倒买茅台”。我看这句话里面的“茅台”换成“艺术品”可能更是符合乎逻辑。

好在目前如今,中央反腐意志坚决,“打虎灭蝇”力度空前,高压之下已经初步形成了官员“不敢贪”的社会氛围。坚决反腐无疑是一剂治国安邦的良药、猛药。反 腐倡廉的强力推进,必然大大遏制送礼贿赂之风,文物书画礼品市场受到影响是很自然的。市场一度的消沉,交易额下滑也就是再正常不过的结果了。

当下,礼品画渠道不畅通,对艺术品市场,特别是书画板块一时的影响当然很大。至于礼品画的渠道目前变化到什么程度,尚未有具体的调研。梁江坦言,从表面上 看,礼品画渠道发生了变化,会影响一些画家作品的出路和一些画廊的效益。但实际上,销售渠道或者艺术品书画市场以礼品画占大头,甚至成为市场主导,这是畸 形的,是不正常的,这在艺术史上和世界范围内都史无前例。书画市场回归常态,这是大好事。如果礼品画渠道走向收缩,有识见的画家不必忧心忡忡,社会公众更 应欢欣鼓舞。毕竟,艺术市场良性转型,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才能给广大艺术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持之以恒的创作动力。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画家,一定 要清晰地认识到,艺术首先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如果完全成了一种高附加值的商品,艺术也就异化了。如果他只是盯着市场逐利,只关注艺术的商品属性,这样 的艺术家不可能有大作为。

无论如何,书画的“去礼品化”对当代中国美术创作、对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来说都是好事。湘子庙街的郑老板告诉记者,好在他下手早,早些年低价收购了一批 字画,啃老本,赔本卖,勉强还能维持。说心里话,他非常期待真正的收藏家能够进入,书画市场能够健康良性地发展。他笑着说:“你还别说,这个时候还真能低 价买到上好的东西。大浪淘沙,现在人们都越来越理性和成熟,没有几年前那么盲目。虽然对整个市场来说,冲击不小,但从长远来看,是好事。”

恰如郑老板所言,书画“去礼品化”对市场的重建、珍品的推出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尽管短期内确实会让书画市场在成交额上萎缩、在成交价格上受挫,但这也为原来受排挤的真正藏家创造入市机会,以可接受的价格将作品收入囊中,挤去市场上过度热炒的泡沫,使得书画作品的价格趋于合理化,再逐渐进入到稳步升值的正常状态,这的确是关乎艺术品市场新生的好事。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收藏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329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