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龙虬庄陶片刻文或是甲骨文起源 连笔为加密
http://www.socang.com   2014-07-14 11:48   来源:扬州晚报

龙虬庄遗址出土的石器

  1993年,高邮龙虬庄遗址的发现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评为“江苏省大遗址”。遗址发掘出的陶盆口沿残片上的陶文,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但至今为止还没有能够完整释读出来。昨天,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与文物鉴定专家、古文字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鹏飞先生对其进行了解读,他认为“虽然现在还缺少相互印证的关系,但陶文应是加密符号,与数字动物属主有关”。

  8个类似文字的刻画符号

  “肯定是文字,且为一段完整文句”

  1993年4月至1996年4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对江淮之间的高邮龙虬庄遗址先后进行了4次发掘。第一次发掘时,于河边采集到一片磨光泥质黑陶盆口沿残片,上有8个类似文字的刻画符号,刻文为两行,左行四个近似甲骨文,右行四个类似动物图形。刻文笔画纤细,技法娴熟,通篇包含一个完整的意义。

  这是继山东省邹平县丁公遗址发现距今4200年至4100年之间龙山文化晚期的刻文陶片之后,又一次极为重要的考古发现。该次发掘的情况于1993年9月5日在《中国文物报》作了报道之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被评为“一九九三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1994年2月6日的《中国文物报》公布评选结果时,对龙虬庄遗址的刻画陶文作了如下介绍:“在遗址上采集的陶盆口沿残片上,有类似文字的刻画符号,对探究中国文字的起源亦十分重要。”之后,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松丸道雄先生以《中国四千年前的文字》为题,在1996年3月1日的《朝日新闻》上作了介绍,称之为中国尚未公开的至宝。中国古文字学家周晓陆著文说:“这肯定是文字,且为一段完整文句。”

  比甲骨文还早上千年

  很有可能是甲骨文的起源

  这片从高邮龙虬庄遗址发掘出来的磨光泥质黑陶盆口沿残片,只有4平方厘米大。残片上刻有八个类似文字的刻画符号,左行四字,以直线为主,横平竖直,结构有序,近似甲骨文;右行四字,类似动物侧视图形,第一个似兽,第二个像鱼或鳖,第三个如蛇,第四个若鸟。如此图文并茂的刻文陶片,在中国还是首次发现,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两行刻于内壁的文字符号,笔画纤细,技法娴熟。

  李鹏飞教授认为,从形体上推定,高邮龙虬庄陶文为早于甲骨文的一个文字体系;从其文字组合来看,比较成熟,似成词语,并已脱离了早期发现的如仰韶、良渚等遗存的单个字节,更接近成熟的甲骨文,因而这些文字符号被有关古文字专家称为“对探究中国文字的起源十分重要”。

  2003年,中央电视台网站刊载了题为《江苏考古新发现:高邮陶文早过甲骨文1000年》的文章称:“江苏省高邮龙虬庄遗址出土的陶文比甲骨文年代久远上千年,该陶文很有可能是甲骨文的起源。”

  据南京博物院研究员张敏考证,龙虬庄这层遗址被划为“王油坊类型龙山文化”,年代“不早于公元前2200年”,这正是帝尧时代遗物。

  当时确有连笔写法

  为了追求速度,或者是保密

  李鹏飞教授认为,龙虬庄本土文化受淮河中上游河南龙山文化的影响,本质还应属仰韶文化,距今6000多年,现场发现的彩陶纹饰与仰韶文化有共同之处。过了2000年后,一支游走文化东迁到高邮,包括河南龙山文化、王油坊文化等,总称“南荡文化”,在龙虬庄遗址东部河岸断面发现的磨光黑陶,在盆子口沿残片上的刻画符号,实际上就是一种迁徙文化。

  李鹏飞说,从山东龙山文化到河南南荡文化,最后迁徙到高邮龙虬庄,然后沿古邗沟向宁镇一带迁移,最后融入泛良渚文化。龙虬庄遗址是游走迁徙的中转站。具体路径推测为:豫东王油坊—淮河—古邗沟—宁镇。

  由此联系起山东丁公龙山文化陶文和良渚文化陶文,说明在龙山时期的确有一种连笔写法。此文与丁公陶文应有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与商甲骨文也有相似之处。在良渚余姚发现的黑陶罐上的缭草文字,也说明那时的中国存在共同文字体系和刻写方式,是为了效率。从文字上讲,它包含了甲骨文、动物的口、数字的九、末、五、逐,连笔刻写不排除追求速度的可能,也可能是保密的原因。

  据悉,山东丁公陶文未在现场发现南荡陶文是采集所得或可质疑,但良渚陶文是可靠的考古发掘获得的,印证了丁公陶文和龙虬庄陶文的可靠性。

  通讯员 扬档轩 记者 姜涛

  资料链接

  龙虬庄遗址

  龙虬庄遗址位于高邮市龙虬镇龙虬庄村,东西长240米,南北宽18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呈圆角长方形,四周环水,是江淮东部地区最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7000—5000年前,龙虬庄所属的江淮平原是江苏坳陷带的组成部分,河湖相连,是一个水网发达、树林繁茂、物产丰富的沼泽湿地。在那时,龙虬的先民不仅会采集、狩猎、捕捞,而且还懂得如何栽培水稻。在龙虬庄遗址文物精品陈列室里,挖掘出土的千年以前的稻种保存完好。在遗址里,龙虬先人劳作、饮食、起居情况全部复原,感觉非常新鲜和奇特。

  值得一提的是,龙虬庄遗址出土的陶文使“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这一说法受到冲击。在中国考古50周年展及其后出版的专著中,有这样的文字说明:高邮龙虬庄遗址出土的陶片与其他实物一起反映了中国文明的曙光即将到来。据专家考证,龙虬庄遗址出土的陶文比甲骨文还要早1000年左右。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有关方面即以淮安青莲岗遗址为代表,提出了江淮地区“青莲岗文化”的命名。龙虬庄遗址的发掘在江淮东部是规模最大、发现文化遗迹和出土文化遗物最多的一次,它的成功考古发掘表明,青莲岗文化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龙虬庄文化。

  龙虬庄出土文物

  龙虬庄遗址的出土文物主要分为生产工具、生活工具和装饰工艺品三大类。在一块4000年左右地层出土的黑陶片是遗址发掘的一重大收获,上刻有四个原始文字和一组动物图纹,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时获得了“预示着中国文明曙光即将到来”的高度评价。此外,还发现了大量的人工栽培的炭化稻米,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人工优化水稻品种的珍贵实物史料,并说明龙虬庄先民的稻作农业延续了1500年之久。这一发现将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距今5500年前的水稻栽培区从长江以南划到了淮河以南。

  龙虬庄遗址出土的最具地方特色的文物是各类巧夺天工陶器,有猪形罐、葫芦瓶、小陶罐、罐形鼎、四乳黑陶罐、圈足壶、三足钵等,形状纹饰作用各异,有的憨态可掬,有的造型逼真,有的构思奇妙,不禁令人叹服古人的聪明灵巧。

  龙虬庄大事记

  上世纪60年代,村民在此开挖鱼塘时,挖出了大量陶器残片以及少量完整陶器、石器和动物骨骼。

  上世纪70年代,经下放此地的南京博物院的张正祥、纪仲庆先生调查,确认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1993年春至1995年冬,有关方面先后对该遗址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科学发掘。

  1993年,该遗址发掘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实施龙虬庄遗址博物馆一期(部落村)工程,并于2004年正式对外开放。

  2011年,被评为“江苏省大遗址”。

龙虬庄遗址发掘现场(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甲骨文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2831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