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景构筑中国绘画时代新语境——浅析冯兆平中国画作意义
http://www.socang.com   2014-04-16 14:00   来源:成功书画家网

 

冯兆平画作《千帆》

 

    在中国山水画的传统里,船多为点缀画面,增加生气的物象。以船为主要描绘对象,并大尺度占据画面的画作可谓少之又少,描绘海港船队的更是绝无仅有。而冯兆平创作的“船景”山水填补了中国画题材在这一方面的空缺,他所描绘的“船山之景”以对传统中国画线条的扎实研究和西方水彩的实践为观者呈现出了千帆逐波、万舰齐发的壮观景象,开创了中国绘画的时代新语境,其意义十分重要。
 

 

冯兆平画作《春风伴我行》

 

    开创新的绘画语境其方法也就与传统有所区别了,冯兆平先生画中所绘,无论是海帆港喧、波涛舟涌,还是落日余晖、潮浪起伏,或者渔火点点、静谧海湾,其方法上都有特色。就画中“线”的运用而论,个性十分鲜明,“线”可以说对画家充满了诱惑;画家笔下的船可以大多数有长短不一、疏密不等的线条组成。其对线的驾驭能力可以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而有此功力当源自画家在书法上的练习为他国画中的“线”奠定了基础。这正如画家所言:“一个画家,观其线条即可窥其书写的功力,这种功力来源于对书法的长期浸淫。”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毫无疑问冯兆平先生是“智者”。因为他的画,对于水的描绘没有因袭传统画水“层波叠浪”、“秋水迥波”、“云舒浪卷”、“湖光潋滟”的方法,而是借鉴西方水彩画的技法,用水墨的浑化,表现水的透明、水的流动,表现大海波涛汹涌。可谓是取中西绘画之长、折中古今之要,具有时代气息的笔墨创新。
 
    冯兆平先生画中之船的象征意义,继承了传统国画中船象征“人生”的寓意,将物象之船从传统的点缀作用转变为主要描绘对象,是画家对传统国画描摹对象的深度挖掘,将其意义无限放大。赏读冯兆平笔下画作,《千帆竞发》以庞大的船队驶出海港的壮观景象展现出画家对人生蓬勃生发之气的思考,《蓝色海湾》则体现海港的静谧之境象征画家对人生之路的反思,《勇逐春潮浪》以船斗浪战海的场面喻示人生的奋斗拼搏。
 
    细究其画中寓意,正如冯先生在他的《我画渔船》中所说:“我从小生活在大海边,对渔船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情,渔船是人生的象征。”由此可知,画家这种对画中物象、对人生的思考都源自于他自幼生活在南海岸边,长期受湛江海风的熏陶,以对长年与风浪搏斗的渔船的感同身受和画家并不平坦人生道路体验。因而画家的思想自然而然的与那些充满了故事、历经沧桑的渔船产生了共鸣,画中之船也就有了创作者个人的情感投射。画中之船自然是画家的人生,画中之船所经历的故事、与风浪的斗阵自然打上了画家情感的烙印,所画之画自当是物我同体,“神游画中”之作了。
 
    研究冯兆平先生的“船景”之作,无论线条笔墨、还是画之寓意都有着鲜明的是带符号。而这些对于中国绘画的传统学习、对西方绘画的态度、以及对时代绘画方法和语境的开拓也体现在的他的思想和文论中。如他在《伴海楼随笔》中所言:“传统是‘大象’吧。‘盲人摸象’,这个象是一个整体。‘大象无形’,这个大象是事物的本原,看不清是个什么东西。传统是中国文化的综合,是哲学、美学、文学和艺术揉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中华民族情结。”由此可见画家对于国画传统的坚守态度。而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在表现云海时,突破传统的程式,用大泼墨的方法,借鉴西洋画的表现手段,渲染出云与海那非常丰富的层次与形态,更有利于主题的烘托与情感的渲泄。这可以说是对传统的拓展吧。”也可见他对外来艺术元素的开放态度。总而言之,冯兆平能在传统中坚守而不固步自封,能在现代绘画中游弋而不迷失方向,其以“船景”为主题的创作,可谓是构筑了中国绘画的时代新语境。(文/成功书画家网 神州诗画报记者 冯宜玉)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冯兆平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