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区的艺术——追随纽约的艺术世界:从苏豪区到包厘街和布什维克区》
文/编译/史亭玉
虽然纽约人对所在街区的认同感已渗入血液,但寻找新的艺术创作地和画廊新址却是永恒的话题。
没有哪座城市能如纽约,汇聚如此之多的当代艺术家。纽约当代艺术的前世今生,在艺术史家安妮·范斯特克(Ann Fensterstock)的新书《街区的艺术——追随纽约的艺术世界:从苏豪区到包厘街和布什维克区》(Art on the Block: Tracking the New York Art World from SoHo to Bowery, Bushwick and beyond)中得以展现。
范斯特克通过对150位画廊主和数位艺术家的采访,梳理了在过去半个世纪中,纽约当代艺术的演化过程。连一向挑剔的《出版人周刊》都评论新书在“介绍纽约艺术界方面可读性强”。50年当代艺术的蝶变,在范斯特克笔下用两条主线展开:纽约城区的华丽转身和艺术界自身对艺术的不断提升。
纽约人对居住街区的热爱胜过任何地球人,你住的街区说明了你的身份和生活态度。新书以时间为序,从街区出发,首章追溯苏豪区的前身——上世纪60年代晚期荒凉的工业区,逐步延伸到80年代布鲁克林区的东村、90年代的布鲁克林、新世纪的切尔西,全书以下东区的艺术动向作结。作者如同驾驶时光穿梭机,带领读者领略纽约各个时间节点的艺术热点。
苏豪区曾是破败的工业区,如今以艺术家工作室和画廊云集闻名。布什维克区也曾是工业区,现在却是前卫艺术和充满活力的夜生活之地。包厘街曾经遍布低级旅馆,今日变为地产商趋之若鹜的黄金投资地。包厘街蝶变的驱动因素正是当代艺术的发展,包厘街257号是一间八层的当代艺术画廊,由建筑师诺曼·福斯特设计,包厘街222号则是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的馆址。在范斯特克看来,该馆馆长丽莎·飞利浦选址于此绝非偶然,50年代,包厘街的住客包括描写纽约生活的作家威廉·巴洛和抽象主义画家马克·罗斯科,罗斯科为四季餐厅创作的作品也在此街完成。
范斯特克认为纽约当代艺术发展的最大推手并非艺术家,而是经济和政治因素。艺术家拥入某街区设立工作室,原因是该区低廉的租金,一旦该区凝聚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地产商便闻风而至。随着地价的提高,新晋的和尚未成名的艺术家就要被迫搬离。虽然纽约人对所在街区的认同感已渗入血液,但寻找新的艺术创作地和画廊新址却是永恒的话题。范斯特克看到的是纽约金钱世界一面: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纽约精英聚集,赢者为王,残酷的竞争同样也存在于艺术界。
鲜有人认为纽约也染有政治色彩,范斯特克却指出:很多时候,纽约当代艺术的发展是跟随政治这一风向标的。60年代的女权运动,之后的同性恋运动,70年代的“越战”,都造就了不少以政治为主题的当代艺术家。而美国与中东国家的政治纠纷, “9·11”事件等都成为当代艺术不断表现的话题,历任纽约市长也在不断影响纽约当代艺术的版图。
范斯特克既是老到的艺术史学者,也是精明的收藏家。她在刻画纽约当代艺术脉络史时,提供了难得的艺术以外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