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岭南传统古村北亭文物径(图)
http://www.socang.com   2014-01-02 13:13   来源:广州日报

资料图片

村内很大的一面蚝壳墙。

北亭村放在村口的翁仲。

  提名人 @岭南建筑学社  

  岭南传统建筑 近代篇

  北亭村是大学城仅存的少数自然村之一,对于广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星海音乐学院的学生而言,这里已成为他们生活的“后花园”。但也许大家并不知道,北亭村曾是岭南传统古村落,这里有明清祠堂、古桥老庙甚至皇家陵墓,还有清代、民国、新中国成立的特色民居100余处。但这些古老风物,已随大学城建设和大学生消费而迅速没落。为保护这里的历史文化气息,去年11月,广州大学“岭南建筑学社”便发掘并设计了全长约2.7公里、包含13处古物及优秀建筑的“北亭文物径”。

  文/记者莫冠婷 图/记者顾展旭(署名除外)

  广州大学城位于番禺区小谷围岛。小谷围是江中孤岛。由于与世隔绝而渺无人烟。但据考古发现,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这里便有人迹。汉唐以后,五代十国中的南汉定都广州,将小谷围开辟成为皇家狩猎场,而其主要区域正是北亭。据《北亭史鉴》作者梁佐时考证,北亭亦是刘岩称帝后所建行宫—昌华宫的所在地。公元971年,宋兵南下,南汉后主刘鋹命令防火焚城,北亭的所有建筑在这场大火中灰飞烟灭。

  北亭古时为小谷围第一大村。约在南宋时期,陈氏族群迁入北亭,随后,崔氏和梁氏分别在元末和明初到北亭定居。新中国成立后,宋氏迁入。至此,北亭形成了近代以陈、崔、梁、宋四大姓氏为主的族群,其中以崔、梁尤盛。清末民初,北亭一村之内就有官山、昌华两个集市,兴旺繁荣,当地民谣有唱:“一墟两市,不嫁北亭等几时?”同时岛上有“北亭多庙、南亭多社”之说。

  2003年广州大学城落户小谷围,规划将岛上13条自然村中的9条夷为平地,保留了北亭、南亭、贝岗和穗石村,其余村庄土地由广州市政府征收。

  经历10年变迁,如今的北亭已成为部分大学城高校的“大后方”,为生活在大学城的学生、务工者提供各种消费和服务,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城中村。走进北亭村,村口处可见各式琳琅满目的商店和食肆,往深处行走就是密集的出租屋,还有为音乐学院学生度身定做的练琴房。

  岭南建筑学社成员说,随着这十年大学生消费的带动,越来越多村民加入拆建行列,旧有自住的村屋大多被拆除重建,以适合新功能。随之而来的是村内空间格局的急速变化,由低密度到高密度,由庭院村宅变成握手小高层,成为典型的城中村,使北亭渐渐失去原有的居住环境,众多具有文化遗产价值的老建筑更已化作残垣断瓦,或因为面临拆除而岌岌可危。

  民国“字屋”获得

  法国艺术家赞赏

  阜丰二街1号民居,可谓北亭村最具个性的房子。其特别之处在于,屋里屋外都挂满了书法作品。然而,这些毛笔书法并非写在宣纸上,而是书写在从工地捡回来的木板上。难怪,村民们把它叫做“字屋”。

  建于20世纪30年代“字屋”建于20世纪30年代,楼高两层,半圆形的窗楣刻有雕花装饰,屋顶铺有刻上“寿”字的瓦当,二楼阳台以蓝釉宝瓶状栏杆作装饰,阳台上和大门外种满了各种文竹、桂花、观音竹、散尾葵等花木,清新幽雅。

  65岁的梁伯是“字屋”的主人。他原名梁尹义。除了吃饭睡觉,他的生活就是在家里阅读古典名著、狂书自乐。梁伯说,爷爷梁柱成早年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在民国成立前已经在海外剪辫子、穿西服。梁伯8岁开始学习书法,但没念几年书,就拜伯父梁逸为师—梁逸是岭南书画大家黎雄才的弟子。

  “就是靠着写字,我才熬过这么多年。” 梁伯说,只要欣赏他书法的人,他都分文不取赠送墨宝。在一次批斗中,梁伯的左眼被刺瞎,但他没有埋怨太多,生性豁达的他喜欢借着名言自嘲:“活着就是硬道理。”

  木板书法恣意挥洒

  2008年年底,梁伯的书法被留学法国的海归艺术家陈洲意外发现。陈洲感叹: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梁伯,对中国传统文化却如数家珍。“中国传统文化在没落,他把这么美的语言写在这么廉价的材质上,非常难得和珍贵。”

  2011年4月,梁伯的木板书法被运往红专厂艺术创意区用作展览,在当时引起不小轰动。后来法国艺术家、斯特拉斯堡高等装饰艺术学院前院长Jean-Marie Krauth先生到梁伯家拜访,也不禁称他为“真正的达达主义者”。当然,梁伯不知“达达主义”为何物,更不知道一战时欧洲几个流亡文学青年—达达主义开创者们,在瑞士一家小酒馆尽情恣意地抛开一切形式、目的和终极意义,随心所欲地讨论艺术,追求随兴而为的境界。

  祠堂是骄傲

  村里的祠堂是梁伯心中的骄傲,因为梁氏家族在北亭村建了祠堂和私塾,让村里子弟能够接受教育。离梁伯家不远的“显扬梁公家祠”是其中一座。牌匾上依然可见中山大学校长许崇清在1948年的题字落款。“梁显扬是我太公,当时梁显扬之子就读于中山大学,于是请许崇清为纪念太公之祠题字。”

  梁伯说,1948年后,家祠被没收作为幼儿园,1958年作为人民公社生产队办公之用,后来一直出租至今。

  姑婆屋、绣花社:自梳女见证广绣历史

  北亭村青云大街十五巷1号是一栋荒废已久的老房子,附近村民说,这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是一间“姑婆屋”。

  平天台反映民初建筑工艺

  十五巷1号的“姑婆屋”楼高两层,由青砖砌成,现已人去楼空,但从窗户可以看到二楼的平天台已有一边倒塌。“从平天台可判断建于清末民初,平天台还反映了民国初年水泥应用之前用大阶砖、木桁条构筑平天台的施工工艺。”岭南建筑学社成员呼吁,当地文化和规划部门如将其认定为历史建筑,则应尽快加固,以保安全。

  所谓“姑婆”,即自梳女之意;“姑婆屋”是指供终身不嫁的自梳女所居住的房子,又称“斋堂”。北亭村村民说,自梳女多以绣花加工为安身立命。

  北亭存自梳女刺绣社

  北亭村博凌大街16号的“北亭刺绣社”是目前仅存的自梳女刺绣社。据资料显示,番禺也是广绣发源地之一。民国时期,大量农村姑娘和自梳女加入刺绣行列,各地纷纷成立“绣花社”。直到抗日战争期间,广绣渐衰,各地绣花社也自动解散。到20世纪50~60年代,广绣工艺再度兴隆。

  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的北亭绣花社,是当时村中最年长的自梳女梁淡波将“贤卿斋”用作绣花社的工场。这是一层高的青砖屋,门外装饰有西方特色的柱子,初步推断建于清末。

  在博凌大街,记者看到岑姨和她媳妇在门外进行珠花绣。“以前北亭是靠做绣花来买米买盐买油的,家家户户都绣花。” 62岁的岑姨从13岁开始做绒花绣,后来做线花绣,再到近年兴起做珠花绣,做刺绣快50年了。

  岑姨还提到,她的姑太是一名自梳女,生于清末,一直在北亭靠绣花为生。岑姨说,北亭的绣花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最为兴旺,也催生了改革开放后的大批个体户,但在10年前征地后就日渐式微。

  20世纪80年代“豪宅”:

  体现良好生活氛围

  保留着花岗岩石板的青云大街,也是北亭现存最长的石板路。在青云大街上,一座庭院种满花木、二三层阳台和露台上带有彩画灯花装饰的“豪宅”特别显眼。

  “豪宅”位于青云大街32号,古朴典雅,是唯一一栋被岭南建筑学社评为A类的、新中国成立后所建的房子。

  精品造价不到1万元

  “豪宅”由青砖砌筑、楼高3层。现年92岁的屋主梁老伯介绍说,房子在1979年动工,1981年建成,当时造价不到1万元。

  房子主要是梁老伯设计的,梁伯自称“喜欢古老的文化”,因此请来一位美术老师在屋内天花墙壁上绘了5幅花灯装饰山水画。“当时他爬在梯子上仰首挥笔作画,很快就完成了。”

  梁伯的妻子说,房屋入伙当日,来参观的村民都交口称赞:“哇哇,这在青云大街是数一数二了!”后来,还有两名老外敲门,提出希望能在这房子里住上两三天,但被梁伯夫妇婉拒。

  强调庭院够气氛

  “最特别之处是继承了传统建筑的许多装饰手法:二楼绿色栏杆陶瓶、三楼弓形栏杆、八角形漏窗、檐口灰塑、两柱间檐口下仿木横批、楼板底彩画灯花等等,体现了传统建筑向现代主义建筑过渡期间的特征,此类建筑即使在整个广州市来看也并不多见,具有颇高的研究价值。”

  岭南建筑学生成员介绍道,“通过这座建筑我们可以了解到,以前的住宅十分注重庭院空间和阳台、露台等开放空间,具有良好的生活氛围。反观如今新建筑,为求最大实用面积,居住环境反而变得封闭、排外。”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北亭文物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