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80年后天桥重现中轴线
天桥近80年“有名无桥”的历史终于结束。作为中轴线上重要的地标性建筑,天桥历史文化景观重现,青白石拱桥和两侧石碑昨日亮相。由于天桥遗址所在地已是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因此在复建时,位置向南偏移了40米。记者昨日获悉,未来天桥景观甬道上,将加一道青铜云纹图连成的虚线,标识中轴线的位置。
现场 新桥位置向南偏移40米
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天桥景观位于老天桥遗址南侧40米处的绿化带前端。拱桥桥长约15米,最宽处8米。白色的拱桥暂时用铁链拦住,市民虽不能上桥,但可在桥下和广场上欣赏景观风采。
桥南侧有两座石碑,东侧碑文为《正阳桥疏渠记》,西侧碑文为《帝都篇》、《皇都篇》。广场上还有两座卧碑,一座刻着天桥景观的建设记录,一座是中轴线的示意图和景观节点。目前,天桥景观已经向市民开放,与景观配套的地下通道也基本完工。
“设计施工人员对原来位于天桥南侧的石碑进行详细的测绘,每一处细节和花纹都采用多角度拍摄记录,以避免产生误差。”在昨日召开的天桥历史文化景观工作会上,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介绍了方案的设计情况。由于天桥遗址所在地已是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因此在复建时,位置向南偏移了40米。“虽然南移,但毕竟仍在中轴线上,而且可以作为天桥演艺区的开端。”
解释 天桥景观并非文物修复项目
“天桥终于有桥了,这包含了很多市民的期待,也了却了我一段乡愁。”自称天桥原住民的西城区名城委专家许立仁说,他生在天桥、长在天桥、工作也在天桥,天桥重建之时,确实有一些反对的声音,但大多数年轻人都很支持,新桥将重新唤起人们对这个区域的关注。
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邱跃称,中轴线的重大节点性建筑物,建国后新添了3处,包括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和国旗杆。改革开放后,又重建了3处,包括永定门城楼、正阳门牌楼和本次的天桥历史文化景观项目。他强调,天桥景观并非文物修复项目,就是一个结合了现代城市建设、市政工程建设,给人们提供一个“记得住乡愁”的、供大家休闲观赏的标志性工程。
专家 名城保护要恢复古都记忆
为了重现的天桥能尽可能展现真实的历史信息,名城委专家王世仁亲自考证了天桥及两侧石碑的位置、形制、年代、材料、尺寸,以及文字题刻,并查阅了《燕市旧闻》《天桥史话》等历史文献,绘制出天桥平面图和立面图。
针对“造假古董”的质疑,王世仁昨日表示,历史文化名城有三个层次,第一个是文物古迹的保护,目标是保护实体不再受损坏,手段是修缮;第二个是历史街区,要保护的是风貌,手段是修复;第三个是名城,城市要保护的目标是记忆,手段是恢复。“恢复的不是假古董,是真记忆。”
王世仁称,恢复历史记忆要尽可能准确,不能乱来。他称,一些历史印迹不可能原址恢复,但最好不要超过50米,这样在视觉上可以接受。
未来 将建青铜云纹线标识中轴线
据设计方介绍,未来天桥景观甬道上将加一道10厘米宽的青铜线,以标识中轴线的位置,这条青铜线是条虚线,呈云纹图案。“它告诉人们,这就是北京中轴线。可以照个相、留个影,给大家一个记忆。”
昨日,专家还对是否在石桥上刻上“天桥”二字进行讨论。有专家认为,可以将天桥景观看成城市雕塑,不是古迹,但作为城市的标志,加上二字无可厚非,也能让后人和新移民更加了解“天桥”。也有人认为,历史上的老天桥上是没字儿的,加字没有必要。也有专家称,银锭桥历史上也没有字,因为已有先例,刻字还是可行的。
晨报记者 张璐 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