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丞峰:更富挑战与前景的网络批评
http://www.socang.com   2013-12-19 09:17   来源:艺术国际

  当下中国的艺术批评最活跃者,不用说,大家都会认同是呈现在网站的博客以及跟帖上,我曾经在一篇名为《对平面美术媒体的思考》中谈到网络媒体相对于平面媒体的优势时总结了两点:一是迅捷性;二是交互性。将这个特点用在对网络批评的评价上,现在看除了更为贴切外,又显得远不够全面了。

  这里以2013年6月出现在“艺术国际”网站上对肖鲁在威尼斯实施的行为“清洗”的批评为例。

  先对这次争论的来龙去脉做一个简单介绍。2013年威尼斯双年展上,由肖戈策划的平行展“大运河”定于2013年5月30日在威尼斯教区博物馆举办,策展人的姐姐,艺术家肖鲁的作品《清洗》原定是将一桶从中国大运河带来的污泥包裹在自己身上然后跳入威尼斯运河清洗。当天准备实施时,却因从中国运来的污泥桶被人藏起,无法完成,肖鲁临时决定脱光衣服,纵身运河,游一段后被人拉上船。由于这个突然的行为,威尼斯教区博物馆决定临时关门并对肖鲁经过的地面进行清洗。

  在“艺术国际”网站上,从6月10日开始,一直到6月22日,根据不完全统计,对该行为的相关评论共有博客17篇,重要的跟帖观点11篇(据《裸得是否有“价值”——关于肖鲁行为<清洗>的争论》见“艺术国际”网站)。

  先看批评者的身份。这之中,一贯活跃在网上,已经为人们熟知的苏坚、李心沫、天乙、吴味、徐乔斯等依然是活跃的主力;另一类活跃者为艺术家,其中有肖鲁本人、蔡青、张羽、张濒等。属于公认美术批评圈中的参与者只有彭德和吴鸿。

  争论是由苏坚与李心沫的对立观点引起的,苏坚在《肖鲁应该先“洗脑”》(6月12日)的博文中,认为肖鲁的作品是“私怨般的泄愤和对抗”,威尼斯教区“没有清规戒律,何以成就圣城!”,“肖鲁的问题不在于“洗身”,而是“洗脑”!”

  李心沫在《苏坚一思考,上帝就想笑》(6月12日)中则认为苏坚“心怀鬼胎地截取了肖鲁身体的一个局部,这种行为只是精神猥琐的一种表现”。“ ‘有性无脑’是非常典型的男权话语对女性的贬低和歧视。……苏坚是中国男权思想的一个典型的案例。”苏坚“就像一个卫道士一样,宣扬着宗教的神圣不可侵犯,宣扬着国家权力不可侵犯”。

  随着其他人的跟进,争论的内容主要围绕着“女性权利与女性艺术”、“行为艺术的针对性”、“当代艺术是否应有宗教忌讳”、“当代艺术是否可以突破法律的局限性”等方面来展开。

  这场争论像发生在网络媒体的其他争论一样,既有情绪化的发泄,有随意的拍砖,也有虚晃一枪的闪回,但总的印象是基本上还框定在学术争论的范围内,而且随着争论的持续,对问题的讨论也有深入。我以为这场争论,特别是从开始讨论该作品是否表达“女性权利”,逐步过渡到对“行为艺术的针对性”和“当代艺术是否应该突破社会规范”的问题,更能体现出此次争论的价值所在。

  这场争论只是网络上频频出现的口水仗之一例,本文更有兴趣的是将其作为网络批评的一个典型范例来加以分析。

  前面谈到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总结网络媒体相比平面媒体具有的优势一是迅捷性,二是交互性。这两点仍然在此次争论中体现明显。首先在反映速度上,5月30日发生的事件,6月12日就开始出现评论(苏坚文),到6月22日共十天的时间里,一个大的争论回合就告一段落。这在传统纸媒体中,杂志的一个回合起码要几个月时间(以月刊来算);而报纸起码也要一到两个月(以周报计算)。按照现代媒体的节奏,对一个事件的关注不会超过两个月,因为在此期间国内外又会有多起其他吸引眼球的事件发生。而网络批评速战速决,既保持了短时间的关注热情,又可以在数量上迅速达到一个级别。所以,网络批评的优势特别体现在对突发事件的批评上。

  第二是交互性。美术批评最重要的是各方观点能够畅所欲言。传统媒体受身份限制、审稿制度以及时间周期等局限,在交互性上很难充分展开,而交互却恰恰是网络媒体的天然优势。在此次争论中,在一天里(6月12日)苏坚与李心沫就往来了几个回合,所谓你来我往水涨船高。更多的交锋还体现在博客下面的跟帖以及回复中,甚至体现在传统意义上的“流言”中。这种扩展的交互性是传统纸媒所远远无法望其项背的。

  除以上两个优势外,网络批评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平民性。网络由于追求点击率的特性,相对低的门槛吸引更多人参与也是网络开办者的宗旨。在此次争论中,除几个在网络上熟脸外,颇有些生脸参与进来呼号游走。显然这里没有权威,以往的权威也是普通参与者而没有特权。当然,我想发表了博客的各方神圣会远多于呈现出来的面貌,这些都要靠网管的专业水准来把关,他(她)将认为重要的文章往上提,把无厘头乱骂的文章留在个人博客里。显然平民性也不能是一团乱仗打群架,背后还有一双审视而审慎的眼睛。

  此次争论还体现出网络批评的另一个明显特征,那就是随意性。随意性多体现在行文的非标准化甚至是口语化,像《警告苏坚》(蔡青发表于6月18日)这样的题目。像《现答李心沫》(苏坚发表于6月12日)这样想到哪说到哪、嬉笑嘲讽的文体,都是网络批评的产物,从语气行文上看很像曾在三、四十年前风靡中国的大字报形式。随意性体现的另一方面是话题的随意转换而且迅速有人接招,比如此次讨论由对肖鲁清洗行为的评论忽而转到对女性是否尊重的辩白,由“清洗”转而到肖鲁另一件行为作品《精子》的不同评价。这种肆意的跳跃性是传统媒体不常见的。

  网络批评还有一个特点是碎片化。碎片化本是后现代时期知识传播的特点,碎片化产生的原因由于传统的社会关系、从市场结构到精神家园到信用体系、消费模式和话语方式在当代都被逐渐瓦解,“权威”一一坍塌。传统纸媒体的话语是精英化的,行文也讲究起承转合;而许多网络批评是即兴式的、片段的,对话题感兴趣的人可以仅对其中某个点进行针对性的评价,点到即止。此次关于“清洗”的争论,不少重要观点都是跟帖所产生的,比如吴味、天乙、张羽、张濒等人的跟帖;而且跟帖和博客处在随时可以转换状态。碎片化的另一大特点是“流言”的游走,许多属于“吐槽”,就是从对方的行为或者语言中找一个有趣的切入点,发出感慨或者疑问,当然还有“灌水”和“拍砖”。当我们不喜欢它时,通常会用“网络暴力”来形容这种碎片化。任何传统意义上的“权威”在这里都要经受“流言”的不按常理的攻讦或质疑。所以参与网络的互动批评,需要有一个强韧的精力和体力。

  通过对“艺术国际”上关于肖鲁的行为“清洗”的批评个案分析,我们对网络批评的容量、速度和活力有了更充分的认识。虽说从传统艺术批评基本原理看,网络批评的对象仍然是艺术家、作品、艺术展览、艺术事件、批评本身等,但作为一个批评家,你可以不用积极投身网络批评,但是你不能不关注网络批评,用网络的语言说就是要“潜水”;更不可以忽视网络批评,忽视的代价是你可能被淘汰,更何况网络的技术文化发展速度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技术的变化可能带来观念和语言甚至是方法上的变化,这是人类社会进入到网络时代后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作为在大学中教授艺术批评课程的本人,正在向教程中大量加入网络批评的相关内容,毕竟你面对的是一张张年轻而可塑性极强的面孔,私下里也希望通过这种教学,强迫自己不断学习,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被时代甩下,就像自己曾经鄙夷过的老顽固一样。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顾丞峰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4875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