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材料的技法特性与审美情趣
http://www.socang.com   2013-12-17 09:28   来源:新浪收藏

  魏鲁安

  在艺术语言的边界逐渐模糊的今天,重视推广材料媒介的价值和功能,是一条拓展新的艺术语汇的必然之路。俄罗斯艺术家阿尔基迈克1914年曾说:“我们必须从新材料中找到新的技术”。而新的技术则会引导出新的形式、风格,反过来,新的形式、风格亦会需要新的不同的材料与技法。因此,“材料”作为艺术表现的母体和动因,既是对原始艺术的直接阐述,亦是对当代艺术发展需要的明确体现。

  作为绘画从其初具形貌之起就与不同的工具材料、不同的技术、技法手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按照绘画作品的材料(媒介)可以分为:油画、水彩、蛋彩、水粉、丙烯等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不同的技法手段又会形成不一样的画面效果,从而使某些画家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面貌。由此说明:绘画材料的进步从一定角度上必定促进绘画本身的进步,材料技法的创新也必然使绘画形式或风格得已丰富与转变。就如贾斯珀·约翰斯,罗伯特·劳申伯格、安迪·沃霍尔等人把大众文化物品进行特大复制,于60年代中期,使波普艺术代替了抽象表现主义,而成为美国占统治地位的前卫艺术一样,多种绘画材料之一的丙烯——因其固有的材料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绘画特别是现代绘画的创作之中,是一种至今为止,尤其是现在,被证明是画家在创作中最为实用、最为理想的绘画材料和颜料粘合剂。下面我即以丙烯这种绘画材料为例来讨论材料的特性、技法及绘画作品审美趣味之间的关系。

  一:丙烯材料的一般特性

  在丙烯材料诞生之前,有三种广泛使用的颜料:一是水性材料即水彩(或中国传统绘画材料);二是油性材料,即油画颜料;三是蛋彩——即以鸡蛋清作绘画颜料的粘合剂(这种不太被广泛使用)。丙烯在最初直至最近的使用中,基本上被用来进行模拟性地使用。譬如:水溶的性能可以被用来表现水彩或水粉的效果,如中国画的创作中即有此使用方式;油溶的性能、特殊的凝胶剂作用、丰富的肌理效果以及上光处理经常被用以表现油画效果。可以说它几乎能模拟所有传统的绘画媒介的效果,以至现今许多画家依然把它当作多种绘画材料种类的替代物。因此材料性能的模拟性,它的使用工具也基本上都是从传统画种的使用工具中衍生出来。如:画笔、刀以及上光油等等。同样,它的绘画技法也大都是从其它绘画技法中借用而来。如用水彩画的技法,用油画的技法等等。

  二:丙烯材料的一般技法类型

  丙烯材料既然兼具其他绘画材料的特性,那么它也自然可以采用其他材料的技法类型。通过借用各种传统绘画形式的技法运用。丙烯材料能极其准确地表现丰富和各个画种的特性。如油画效果,水彩画效果等等。现实生活中事物表面的质地特征,坚硬或是柔软、光滑或是粗糙。用丙烯材料有时甚至于比传统材料表现的更丰富、更深入,在摹拟方面更加逼真。因而也就具有相应的表现性。其一般的技法类型列举如下:

  1、借用水彩画的制作手法而延伸出来的技法,如:干画法、湿画法等;

  2、借用油画的传统技法,如:厚涂画法、薄画法、透明画法等;

  3、借用如借用蛋彩画的技法,以及借用其它综合绘画形式等形成的技法。

  三:新技法的形成及特点

  绘画是视觉艺术,视觉艺术作品会因不同类型的材料、技法而呈现出独有的艺术美感。丙烯材料因其共有其它绘画材料的特性和技法,因而也就共有其他绘画材料的表现力。于是,大多数画家在对丙烯材料的实践运用中所表现出来的画面效果,也就只是反复展现了其他材料性能的延伸和表现力的丰富而已,并没有完全反映出丙烯这种材料,在作品过程与完结中的真正特性与表现张力。我以为:丙烯材料除了兼具其他绘画材料的特性外亦有其自身的独有特点,它可以长时间保持不变色,从淡彩到厚涂,既可透明,也可不透明,且不会导致对基底材料的破坏;它的最大特点不在于它的模拟,而是区别于油画材料的油性以及水彩材料的水性而展现出的“胶性”特点,是透明的、流动的、模糊或硬边的,可使颜料自然分离的特性以及不可预测性等。

  丙烯画的绘制主要是通过几种主要媒介和辅助材料。即:液态的媒介和凝胶状的媒介。 液态媒介用来稀释颜料,而凝胶媒介用来塑形即有厚度的笔触。根据近几年对丙烯画材料的探索及创作实践,可将此种材料几种新的表现技法及特性归纳如下:

  1、透明性及技法

  丙烯材料通过调合液的稀释以及浓淡处理,可以产生出区别于油性材料的半透明或透明的效果,且带有粉状感的透明性。(图1)

  2、流动性及技法

  丙烯材料在吸收经过浸润的湿底上,表现出颜料可以形成某种不受控制的游动,使画面造型、色彩产生一定的不确定性,从而改变了原有的图像状态。(图2)

  3、分离性及技法

  在潮湿不同的底子上表现或在已表现好的色彩上滴水,颜料与颜料或基底之间可产生分离,形成类似陶瓷中的“开片”效果。(图3)

  4、积边及技法

  在不吸收的底材上作画,根据水分或稀释量的不同,可形成比水彩画更硬更自由的积边效果,从而使图像或图式更具表现力和绘画性。(图4)

  5、不可预测性及技法

  如选取在潮湿的、不吸收的并且水分不同的底材上作画,由于这种颜料的漂移、分离特点,往往能够使画面造型、色彩发生变化,且这种变化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受控制的,不可预测的,常常使画面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

  四:丙烯材料在创作构成中的审美特性

  从以上几种丙烯材料的绘画技法以及制作效果可以看出:丙烯材料本身的质地以及滴画技法所造成的视觉效果已完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材料绘制,也不同于其它材料在制作过程中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它比较特殊,甚至于是独一无二的。它在画面中所产生的游动、分离的收积边的效果给人以崭新的视觉感受。在使用传统绘画材料的过程中,颜料的结合是紧密的,不分离的,它的变化与渐变是通过颜料浓淡、深浅以及冷暖来塑造物象形体的,而颜料本身是可控制可预测的。但丙烯材料的这种滴画制作方法,却可使颜料在造型及色彩表现过程中产生流动性和自然笔触无法表现的“阄裂”现象,确实是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这种效果在反映丙烯材料某种独特性的同时,也形成了造型艺术中新的视觉审美趣味。

  1、这种材料的本身特性与媒介剂的浓淡干湿变化相结合,使颜料产生碎裂效果。颜料相互穿梭渗透,以及自然的不规则的斑驳本身即具有了抽象的审美价值。作画过程中颜料的相互作用,使塑造出来的造型发生某些自然变化,使原来的具象形态具有抽象的意味。原来过于严谨、结实的物体,经过自由分解的作用抽象起来,从而使轻松地给画面增加了某种独有而强烈的绘画性。

  2、颜料与媒介剂的作用造成了画面造型、色彩的分离效果,改变了原有物形色彩的形态,使画面的形、色以及笔触肌理生动活泼起来。通常,画面的造型及通过笔触、色彩表现出来的形态是静态的效果,这主要是由于严密的造型结构组合关系,以及色彩的紧密黏结关系所形成的形态上的原因。而丙烯滴画法的特殊技法,则是在湿润流淌的状态下表现的,它表现的物体以及色彩关系随时间变化、分离,它所形成的画面具有一种流动性:物象是动的,色彩是动的,组合的材料关系都是变化游动的视觉效果。(图5)

  3、丙烯滴画法这种流动的表现方法还会产生奇特的、具有某些粉气的以及润性特点的视觉美感,这主要是由于材料即颜料成份的性能特点与稀释剂浓度变化相结合而产生的反应所形成。因而它所生的质地是独特的,与油性材料(油画)、水性材料(水彩)等有着很大的区别。它形成了另一种我称之为胶质的效果。(图6)它既区别于油性材料的凝重,也区别于水性材料的滋润,是一种只有丙烯材料才能产生的视觉形态。这种视觉形态是艺术家在审美习惯上有别于传统的新的尝试,是视觉审美形态上的又一次飞跃。

  这种具有特质的丙烯滴画法充分释放出一种新的视觉特性及审美趣味。这种特点和趣味溶汇于画面,使画面造型诸因素统一于一个整体的风格特点中。在反映画面情景以及一定审美形式的同时,平添了更丰富、更耐人寻味的、具有无限想象空间的绘画性于画面之中。所以,对材料、技法的探索与丰富,一方面它能帮助形成新的造型因素,另一方面它也具有自身的审美特点,或者说,它本身就是艺术创作构成因素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甚至造就艺术家或艺术作品个性风格的形成。因此,当代艺术家需要更多的关心了解新的、独具特色的表现媒介以及由此而派生的美术技法,从而在审美形式创新上取得新的进步;同时,也应关注科技为绘画所带来的丰富语汇,借取先进的技术手段,在绘画创作中,重视材料及材料特性以及重视变化作画方式所带来的新的视觉感受和审美趣味。

  参考文献:

  1张念潮。现成物象与艺术.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3

  2修·昂纳/约翰·弗莱明 著  范迪安 主编. 世界艺术史. 南方出版社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绘画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