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好装运,这棵树被拦腰锯成了几节。图为巨大的树的根部。本报记者黄华摄
本报讯(记者黄华通讯员王有震陈传力)12月2日,记者在泌阳县高邑乡下陈洼村四组63岁的村民陈广俊家里看到了他们在村北的小河里挖出来的一棵栎树,有15米长。
“10天前,我在村北河里撒网捞鱼时,意外发现2米多深的水下好像有一棵碗口粗的树,我感到非常稀奇,就用手使劲拽,咋拉都拉不动。我回来开上四轮拖拉机,用钢丝绳也没把树给拉上来。”陈广俊说,“那天恰巧碰见我们庄六组的陈增江,他上网一查一对照,说这树从颜色跟质地来看,有可能是‘乌木’,这可是好东西,价格昂贵。”
于是,他俩兑钱找来挖掘机到河里挖。因为河水较深且十分难挖,就挖挖停停,一直挖了好几天。一开始,先挖出一棵没有树根且明显像是被狂风刮断的约一搂粗的树,刨开泥沙一看:好家伙!这是一棵15米长的大栎树。神奇的是,树埋在泥沙里不知道有多少年了,竟然还没有腐烂,重量有两吨多。
据相关资料记载,“乌木”是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在缺氧、高压状态和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碳化过程而形成,故又称“碳化木”。
陈广俊和陈增江希望将木料送给相关部门的专家鉴定一下,如果的确是珍贵“乌木”,属于文物的话,就把它交给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