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11月19日讯(记者 戴璐岭 实习生 唐颖) 要把一件事当作一生的追求,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作为“中华第一扇”——竹丝扇“龚扇”的第四代传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龚道勇先生用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和他对艺术执着的探求,道出了他对龚扇的挚爱与坚持,并继续为之倾尽心力。。
从艺三十余载,一直探索创新
龚道勇先生出生于“龚扇”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对龚扇兴趣颇浓,从十多岁起随父学艺,技艺深得其父真传。
在从事竹编30多年的生涯中,龚道勇先生不断探索,大胆创新,使竹丝的厚度由原来的0.025mm缩减到0.01-0.015mm,只有头发丝直径的七分之一,竹丝的宽度也下降了30%。龚道勇先生对这一创新充满了肯定,他也强调道:“目前竹丝的厚度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限,不能再薄了,再薄的话韧性就不够了。”
此外,龚道勇先生还打破传统桃形扇面的常规作法,发展为团扇、方屏、微型等多种扇型,使龚扇更为多样化。但是在采访过程中,他也有些不好意思道出了一个事实:“大多数人还是更喜欢传统的扇面形状。”
对于我提到“现在龚扇是否也有新的亮点”时,龚道勇先生补充说道:“现在流行个性化定制,比如,可以将结婚照、名家或自己的书法字体等内容编织在扇面上。”
女儿随父学艺,欣慰但仍需努力
龚道勇先生的女儿龚瑶妤今年26岁,12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龚扇主编。龚扇技艺一直坚持传男不传女,直到第三代传人的时候,才出于将龚扇技艺发扬光大,以及提高经济效益,开始传授女子。
谈到女子学习龚扇技艺,龚道勇先生坦言,女子做龚扇的优势在于心思更细腻一些,出来的作品也更柔美。
“您对女儿现在的龚扇水平有何评价?”龚道勇先生的语气轻柔,隐约还能听出笑意:“我感到很欣慰的是,她现在将龚扇所有的技艺都传承了下来,能够独立完成一幅作品了,但是在个人文化修养上还需要时间去沉淀,积累经验,更上一层楼。我目前对她的要求是,先继承,再发展,先把基础打牢,才能谈发展,谈创新。”
据了解,在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龚瑶妤创作的竹编龚扇《昭君》荣获2008“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美术精品奖铜奖。该作品已被中国扇博物馆收藏。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