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初:普通人眼中的当代艺术
http://www.socang.com   2013-11-20 09:33   来源:艺术国际

  据报道去年在广州时尚天河商业城举办的“物质内外"的当代艺术开放展。展览可谓“热闹”而成功。展览可以说取得了商业与艺术的和谐给合,"当代艺术"这种另类前卫形式和抓"眼球"的特性与商业正好相得益彰,展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展览布展过种中却发生一件"急人"的事情,据策展人世宾回忆:27日下午布展时,保安把一张参展的作品"椅子"当废品扔掉了。后经过一个多时的艰难寻找,查看录像,询问所有的人员,最终才在一个偏僻的堆放垃圾的地方把这张"椅子"找了回来。这个事件告诉我们,某些"当代 艺术"作品在普通人眼里,"当代艺术"就等于垃圾。

  据讯10月5日,在苏富比[微博]拍卖进入亚洲40周年夜场拍卖,最引人注目的曾梵志作品《最后的晚餐》以1.8044亿港元成为首件过亿的亚洲当代艺术品。据说:《最后的晚餐》曾梵志代表作之一,创作于2001年,是艺术家"面具"系列中尺幅最大的作品。长4米、高2.2米,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其实就是"模仿"艺术大师达芬奇的同名作品,这幅作品把原所有的宗教人物画成了戴上面具的少先队员,系着红领巾吃着西瓜。据说其是对当下中国的一种隐喻,《最后的晚餐》其实是隐喻中国共产主义可能走不了多远。但是不管这幅巨作代表着什么,隐喻着什么,"当代艺术"在普通人眼里,"当代艺术就是"山寨"版而已。

  的确,在许多当代艺术作品中,许多装置艺术品多是用一些"废弃"现成品创作而成的,今天你可用一张废弃的"椅子"当作品,明天你又可用一个堆废弃的"破鞋"当作品,后天你不知又会弄些什么破烂当"作品",因此,在普通人眼中,这些东西就是他们丢弃的"垃圾"。

  而曾梵志的巨作《最后的晚餐》,在普通人眼中,就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名牌产品的"山寨"货。今天你把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中的人物戴上面具,系上红领巾,明天其他人就可能让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中的人物"山寨"成戴上瓜皮帽,穿上长马褂。这也能称的上是"艺术"?而且这样的作品还被捧为当代艺术的经典,着实让普通人无法理解和接受。

  这些年,在许多普通人眼中,他们看到的许多当代艺术作品主要有这几类。一是弄些废弃"破烂"堆砌成的所谓"装置艺术",这种"当代艺术"在普通人眼中就等于垃圾。二是恶搞领袖人物。为迎合一些外国的政治目的和某类人的需要, 丑化国家领导人和历史人物。三是"山寨"国内外名家名画。如上面提到的《最后的晚餐》。还有达芬奇的名画"蒙那丽莎"被山寨成'裸体的蒙娜丽莎", "小胡子的蒙娜丽莎"等。四是拿"性"器官说事。当代艺术作品充满了“性”挑逗的作品,特写人的性器官就是"当代艺术"吗?就这点人们曰常生活中"晚上"谁都要办的事,谁都知道的事有什么好画的。大家说这也是"艺术"?五是杂交怪物,什么猪头人、人头马,人头龙等等,可谓是应有尽有。

  特别是近几年的各种当代艺术展览,各类当代艺术作品的出现艺术形式雷同和表现题材模仿,艺术思想混乱,绘画技术劣质,绘画内容的空洞,画面思想内容幼稚,哗众取宠,甚至许多突破社会道德底线,可谓什么都有。让许多普通观众几乎看了想吐,有时让业内人士也有这种“看了想吐”的感觉。真有可能把今天的当代艺术弄成"最后的晚餐"。

  这些就是当下"普通人"眼中的当代艺术。当然,当代艺术作品中也不乏许多有思想,有创新,有水准的作品。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陈建初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4576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