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湘作品《纺染织绣》中的《纺》。
陈玉湘作品《纺染织绣》中的《织》。
[海南周刊]陈玉湘:民间彩雕画的华丽新生
文/海南日报见习记者 蔡佳倩 图/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海南工艺美术大师
日前,海南省第一届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工作顺利结束,黎锦、剪纸等行业的35人荣获海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这是海南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一次工艺美术大师评审,选出的这35名工艺美术大师,是对本省在工艺美术行业的发掘、继承、保护、创新发展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本刊借此契机陆续推出相关报道
在海南省首届工艺大师的名单中,陈玉湘的彩绘雕饰是一匹突然闯入的黑马。其他工艺大师是对传统的继承与弘扬,而陈玉湘却是另辟蹊径,为呈现黎族传统文化找到了一个新载体。在她的细腻观察与精心雕琢下,废纸的命运摇身一变,成了多姿多彩的黎族服饰图、大气精美的五指山神图、充满民族风情的黎族生活画……
看到陈玉湘的时候,她正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忙着给浮雕上色,她戴着老花镜,神情专注,清瘦的身子伏在桌子前,右手握着毛笔,仔细地蘸了颜料轻轻涂在浮雕上,把她一生的光阴倾注在她宏大的理想中—为黎族传统文化开拓新视觉。
“植物纤维粘土”铺上木板,推平、打线、印花……陈玉湘小心翼翼地在粘土平面上开始“动刀”,刻画出黎锦的纹样。
在三亚市河东区临春村一间低矮的平房里,今年68岁的陈玉湘,为了“画”黎锦已经整整熬了近十年。从开始时的“一个人战斗”,到现在丈夫、儿子、儿媳一起上阵帮手,陈玉湘创作的彩绘雕饰画技艺越来越娴熟。
谁都能见到的废纸,除了被丢进垃圾桶还能有多少变化?当废纸遇上艺术大师,又会激荡出什么样的火花?
人与艺术的亲近方式,有无限多种可能。陈玉湘选择了以废纸为媒材,加入泥灰、乳胶混合成粘土,在合板上制成浮雕,再以丙烯着色……这种原创的艺术形式被陈玉湘命名为彩绘雕饰画。这些彩雕画有的立体写实、有的简洁写意、有的妙趣横生,展现了她对海南黎族生活的关怀、咏叹与哲思。
彩绘雕饰:
一匹工艺界黑马
在海南省首届工艺大师的名单中,陈玉湘的彩绘雕饰是一匹突然闯入的黑马。其他工艺大师是对传统的继承与弘扬,而陈玉湘却是另辟蹊径,为呈现黎族传统文化找到了一个新载体。
陈玉湘原籍广东潮州。她的故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各种美术工艺品琳琅满目,她就是在这种艺术氛围中长大的,还是八九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绣花,在绣花厂接一些绣枕套的活赚些零花钱。
上世纪60年代,陈玉湘作为知青来到海南插队。在农场劳作的日子里,当地黎族的风土人情,黎服、黎锦精致的构图、强烈的色彩,陈玉湘看了心生欢喜,她体会到黎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也意识到这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应当被继承和展示。
她认为,展示黎族文化不但要有黎锦,还要有更多的艺术形式来表现,这样黎族文化才能更广泛地发扬光大。陈玉湘一直在寻找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随着对“纤维粘土”原料运用越来越成熟,她想到了把纤维粘土作为载体,在一块块展板上创作出一幅幅表现黎族传统文化的艺术作品。有一幅名叫“五指山神”的作品在1.85米高的展板上,巨大的“五指山神”面对每一个观者“开怀大笑”。“五指山神”的头顶五座山峰相连,高高的“额头”上是一条龙的图案,龙背上则是一个人的造型。“鼻子”是一颗椰子树的造型,椰子树的树叶延伸在额头的下方,犹如一层一层的眉毛,三颗红色的椰果,犹如眉心的红痣点在双眉之间。开怀大笑的形象既不失民族图腾的威严,又让人觉得忍俊不禁。新形象传递了海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陈玉湘的家人告诉记者,这是她很满意的一部作品。
痴迷艺术创作:
卧室当成工作室
获得省首届美术工艺大师称号后,陈玉湘的生活并未出现太大的变化。她还是那个埋头执迷艺术创作的老艺人,工作室还是多年前租下的三亚市河东区下洋田一处简陋居室里。
从最初的艰难研发,今年已是第十个年头。这一路走来并不容易,最初是陈玉湘独自研究制作,到后来儿子、儿媳一起组成家庭做坊,接着又成立公司,准备与学校合作开办一个黎族传统文化艺术展示馆。多年探索创作出的黎族文化为主题的彩雕饰画渐渐获得更多人的认识和赞赏,也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和扶持。
如今已年近七旬的陈玉湘,每天还在工作,她说干自己喜欢的工作最快乐。她的家人告诉记者,她对工作一直很投入,经常处于一种废寝忘食的工作状态,有时一天工作的时间甚至超过十个小时。她说“只要身体健在就会一直干下去”。
在陈玉湘家中,记者看到她把卧室当成工作室,房间里除了部份作品,大部份是关于黎族文化的书籍,还有黎锦图案的画册,她反复研读,似乎已经成为黎族人家的一分子。此外,记者看到几幅清代海黎图移植过来的作品,还有不少小型框画,其主题包括五大方言妇女服饰、黎锦四大工艺纺染织绣、海南岛热带风光、黎族船形屋、舂米等。
我是草根艺术家
拿到美术工艺大师的称号,彩绘雕塑工艺品让她名声鹊起,她并不很在意,能让她安安静静地搞艺术,做出人们喜欢的作品,才是她真正想要的。她还说自己虽然是个草根艺术家,没有接受过任何系统的美术教育和培训,但她还是以专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如制作一个模具花不少心血,但不满意的就毫不犹豫丢弃。
作品的好坏往往决定着她心情的好坏,这种对艺术真诚执着的工作态度,这种甘于默默创作的精神,还是让她与眼下部分浮于名利的艺术家区分开来。“如果作品不能感动我自己,怎么能打动观众?”她认为,虽然艺术无止境,但也应具备起码的水平,尤其不能以敷衍之心急功近利。
她认为海南本土文化中,黎族文化是创作取之不竭的艺术源泉。只有不断的创新,艺术才有生命力,探索和开拓永远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目前,陈玉湘已创作大小型作品约200件,登记版权的作品有50余件,作品的主题围绕表现海南地域文化、黎族人民生产生活场景文化等。在陈玉湘的这些作品中,最大的一幅作品尺寸为2.44m×1.22m,目前为绝版。这些作品在近年来举行的美术展、设计展上屡次获奖,随着人们对其认知的提升,部分作品已被岛内旅游景点收藏、展出。
收到来自各方的褒奖、赞叹之声,陈玉湘并不满足,她认为自己还没有将黎族文化的美与神奇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对色彩和布局即使已琢磨修改若干遍仍不满意,将来还将继续摸索。
“对于艺术来说,百花齐放才是春。”陈玉湘希望她的彩雕能为海岛文化展现提供了一个新载体,使文化展现形式更加多元。
工艺美术家档案
陈玉湘,1945年生于广东潮州市,三亚市二轻工艺厂退休职工,三亚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1990年代研制出一批用干枯植物制作画面肌理的油画。1996年3月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同年5月4日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星期版时尚航班播放采访节目“用枯枝干也创造美丽图画”。
1996年8月参展“中国艺术博览会”并获“新人新作奖”。1998年油画作品“秋韵”入展由中国文联、美协、影协、书协、联合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年、全国产业系统美术书法摄影艺术大展”。从2005年开始致力研发新型雕塑材料,并潜心研究黎族传统文化,用新材料、新形式、新视觉,制作一批表现出黎族文化的民间彩塑艺术作品。
(海南日报 蔡佳倩 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