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课本中讲到了“开元盛世”,旁边配图是一枚“开元通宝”钱币。“开元通宝”钱币从唐初就开始发行,容易引起误解本报记者 董国梁 摄
学生质疑:
1.《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可一战前后的欧洲地图,德法边境无变化
2.“开元盛世”配“开元通宝”,会让人觉得,开元通宝就是开元年间铸造使用的钱币
出版社回应:
1.教材有更新,2012年版中的地图,德法边境并不相同,明显可以看出德国归还领土给法国
2.配图是为了显示唐朝的经济繁荣,而且“开元通宝”流通于整个唐朝,配在这里不算错
“开元通宝应该就是开元年间的钱币吧。”对于这一“历史问题”,可能很多人都是这样认为的,而且从没怀疑过,市民杨先生也是在被儿子纠正后才知道原来此“开元”非彼“开元”,此前他都被初一历史课本“误导”了。
惊呆了:
历史课本被指两处“有误”
14岁的杨畅是西安市第23中学初三学生,特别喜欢研究历史。最近,“专业”的杨畅发现历史课本里出现一处错误。
“一战前后的德法边境居然没变!”杨畅说,最近他们在学习初三下学期的课程,第三课讲到《凡尔赛和约》:1919年6月,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和约规定德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而课本上配的有两幅一战前后的欧洲地图中,德法边境并无区别。
此外,杨畅还发现历史课本中的另一处“错误”:初一下学期教材讲“开元盛世”,配图为钱币“开元通宝”,这会让人觉得,这是开元年间铸造使用的钱币,事实上,开元通宝始铸于唐高祖武德四年,非年号钱。
被指正:
父亲遭儿子“纠错”后写日志
“要不是儿子纠正,我真以为开元通宝是开元年间的钱币。”杨畅的父亲杨先生说,2012年6月12日晚,儿子睡前看历史书,他走上前和儿子探讨,看到开元盛世的配图,他说:“你看,开元通宝就是唐玄宗时代的钱币。”儿子立即反驳,并拿出《中国钱币收藏鉴赏全集》给他看。这件事让他印象深刻,他当时还特意为此写了一篇日志。
昨日,记者看到,两本历史教材中两处“有误”确实存在。而杨畅正在使用的初三课本是向上一级学生借来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版本为2007年5月第三版、2011年11月西安第五次印刷。“我觉得教材上出现这种问题会误导学生。”杨先生说,希望出版社编写时更加严谨。
回应说:
新版本并无“边境”错误“开元”配图为一语双关
昨日,记者联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基础教育分社,一位负责历史科目的责编刘老师称,教材中的地图册是中国地图出版社负责的,他找到一本2012年版本的初三历史课本核对,发现这一版本的战前战后地图中的德法边境并不相同,可以看出德国归还领土给法国。随后他将地图拍下来传给记者,以证实他的说法。对于学生课本中的错误,刘老师称,教材会不断更新。
而关于开元盛世的配图问题,刘老师称,这样配图是为了显示唐朝的经济繁荣,而且“开元通宝”是流通于整个唐朝时期的钱币,配在这里也没有错误。至于两个“开元”意义不同,这点需要老师在授课时给学生解释清楚。
赞一个:
学生独立思考值得学习
铁一中从事20多年历史教学的老师李幸利也说,“开元通宝”放在“开元盛世”章节作为配图确实不合适,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而且确实有同学提出过质疑。至于边境问题,她查询课本后称,她新领取的课本中战前和战后的德法边境没有变化,不过配发的地图册标识得很清楚。
“孩子很细心,他的独立思考值得我们学习。”李幸利说,现在的教学强调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位学生能够如此细心,说明孩子很重视历史学习,学习时也注重科学性、严谨性,他的这种学习态度值得老师和同学学习。本报记者 赵瑞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