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姚媛媛
南京中兴源丝织厂、南京肉联厂、南京毛纺厂……这些老厂的档案在南京市档案馆内,成为南京工业档案的珍贵标本。日前,南京市档案局集结馆内档案,出版了《南京工业遗产》一书,对现有南京工业遗存,进行了全方位扫描。而金陵晚报记者在采访这批档案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南京工业遗存的旧影,看到了地方遗产的保护。
清代老厂保留了云锦工艺
你见过古老云锦的图纸吗?它们在档案馆内作为重要的工业档案收藏。南京市档案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兴源丝织厂是南京历史最古老的工厂之一,也是中国丝绸工业中有相当影响的厂家之一。它的前身开设在清代,到1948年,原中兴源的部分股东在南京重新组织了南京中兴源。当时,丝织厂仅存4台织机,8名工人。这4台织机一直没有停产,成为当时南京唯一还在生产云锦的地方。也就是这4台织机,保留下了当时几乎濒临灭绝的云锦。1956年,中兴源丝织厂与南京11家丝绸小厂合并,定名为公私合营南京中兴源丝织厂。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中兴源丝织厂的云锦声名鹊起,名声甚至传到了海外。但是,1989年以后,中兴源丝织厂由于资金、原材料等问题,开始大幅度亏损,在1997年宣告破产。
中兴源破产后,它的云锦工艺资料也随之不知所终。据说,在中兴源鼎盛的时候,曾经保留下大量档案资料,包括云锦工艺方面的绝密技术资料,然而,工厂破产之后,厂房、人员都有极大变迁,这些档案资料无人问津,下落不明。
100多袋图纸被抢救
南京市档案局接收整理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他们跑了许多家单位,而中兴源丝织厂,是他们抢救到的第一份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也最有价值的工业档案。当时,他们是在应天大街的一个废弃仓库里发现中兴源丝织厂的老档案的。中兴源丝织厂原本在朝天宫堂子街一带,破产之后,老厂区的一些东西搬到了河西应天大街的一个纱厂里。在纱厂里他们找到了一个废弃的破旧仓库,当时里面十分破烂混乱,让他们都没抱什么希望。可没想到,打开档案袋,里面不仅仅是一卷卷整理完整、套件齐全的档案,而且,档案里有全套的云锦花样精密图纸,50多套样品实物、每套样品的原料构成数据和详细、繁复的工序技艺,精确到每一道丝怎么织,每一个色怎么染。还有一幅幅流光溢彩、灿若云霞的织锦样品,中兴源丝织厂一百多年来的工艺核心机密,几乎全集中在此。
在南京市档案局,记者看到,全套档案有近2000卷,其中包括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实物档案和声像档案四类。档案盒里有一张张厚厚的图纸,每张图纸上都是云锦的花纹图样。图纸展开后,整幅图纸全部由约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小格构成,一幅图纸有上千甚至上万个这样的小方格,而云锦图案就画在这些方格上面,每一笔,每个角度,每种颜色都十分精确,为保证印出的花样准确无误,纹路和图案尺寸精细到毫厘,就像今天巨大幅的十字绣。
这些图纸足足有100多袋,每袋都在10张以上,数量有上千张。其中最大的一张图纸,铺开足足占地8平方米。
图案以大花、祥云、飞鸟、龙凤为主。比图纸更珍贵的是,档案中完整地保存着中兴源鼎盛时期生产的50多种主要织锦产品的实物样品,每个产品又单独有一册详细的档案,包括织物样品、风格特征、产品物理指标和织物的规格与工艺程序。
有可能成功复制生产
记者看到,工艺程序中集结了中兴源全部的工艺精华:每一种云锦产品,它原料中混合的真丝、人造丝、合纤原料的精确成分,“绢丝”工序中,染色配方和染色工艺,“翻丝”、“整经”、“络丝”、“拈丝”、“并丝”、“定型”、“成绞”、“卷纬”、“织造”等工序,外幅内幅是多少厘米,经密纬密是多少厘米,“大红”这一个颜色中,红色占百分之几点几,黄色又占百分之几点几,翻丝时,主轴速度是每分钟多少转,线速又是每分钟多少米……据介绍,外行虽然看不懂,但是懂得纺织的人只要看到这一套完整的工艺资料,就可以依葫芦画瓢,成功复制生产这种产品。
这也意味着,中兴源厂虽然不在了,可它的工艺,却被救活了。现在,中兴源丝织厂的全套档案,在南京市档案馆的库房珍藏,库房全年恒温24摄氏度,湿度在45%-60%之间,防虫防霉,每天去湿控温。在这样的条件下,这套老厂遗档将得到最妥善的保管。记者了解到,南京很多老厂的档案流失很严重,要是再不抢救,以后这些老厂留下来的只能是个名号而已。而南京市档案馆对一些流散、失管的老档案,都在给予抢救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