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肥猪邮票
马蒋荣
我的集邮册里有一套在1960年6月发行的不属于生肖猪的肥猪特种邮票,通过“繁殖”“防疫”“肥猪满圈”“猪食堂”“猪肥仓满”等5枚邮票图案惟妙惟肖地把那个时代的养猪经验和人们对猪的美好憧憬作了描绘。
1960年是我们国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最艰苦的时段,我们上海市区居民每人每月只有凭肉票供应的半斤猪肉。不过那时的猪因为饲料供应不足,因此肉摊上的猪肉比如今用“瘦肉精”喂出来的“健美猪”还要瘦得多,被称为“柴爿猪”,再加上当时人的肚皮油水少,所以带肥膘的猪肉才是热门货,要头天在肉摊前放破篮子坏砖头“挂号”,第二天起大早认号排队才能有幸买到。但是不久,不管怎么提前排队也买不到猪肉了,因为压根菜场就再也进不到猪肉了。于是,居民们被告知,凭肉票可以改买同等数量的鱼。好在那时江河湖海的污染情况和滥捕现象远不如现在,因此我们凭肉票都能买到同等数量的鱼。只是让吃猪肉成为了老百姓的奢望!特别是我这个不要吃鱼只爱吃肉正在长身体的小学生,常常为能吃上红烧肉而朝思暮想地流口水。虽然那时的报纸上不断宣传养猪的好处,号召单位和农民多养猪,说什么“猪多肥多、肥多粮多”,但就是吃不上猪肉。我当时就读的蒲西路小学西边大操场也支起了一口口的大锅灶台和一间间猪圈用来养猪,但看到的都是活小猪赶进去,死小猪拎出来,不久那个养猪场就荒废了!
为了帮助我解馋,也为了让我长身体补点营养,在绍兴并非猎人的我舅舅和人合作冒着生命危险打了一头野猪,特地从那时还不通公路的里山走了几十里路,再换乘长途汽车、火车,把一大块野猪肉送到上海我家来。那个野猪肉的滋味直到今天我还记得!喷香、皮厚、膘肥、肉粗,还磕掉了我半颗牙齿——那因为野猪肉里嵌有猎枪的霰弹小铁子,由于我大口贪吃狠命咬下去而造成的!
正因为有如此深的猪肉情结,所以当我看到同班一位同学集邮册里有这套刚收齐的肥猪信销票后,就非常喜欢,马上动用这个同学曾经看中我的几套好邮票与他交换了。从此就经常翻看这5枚邮票,盼望有朝一日,能见到这么大的真肥猪,让我天天痛痛快快地吃上猪肉!
50年多后的今天,当我再欣赏这套邮票时,真感到恍如隔世。看看现在,不要说买猪肉了,在超市和农贸市场,你只要肯出钱,就是像鲁提辖消遣镇关西一样一下子要各买10斤不见半点肥的在上面的精肉、不见半点精的在上面的肥肉和不见些肉在上面的寸金软骨,那些卖肉的摊主也会满面春风地给你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