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广府壁画作用与圣经画类似(图)
http://www.socang.com   2013-10-28 09:26   来源:广州日报

《写经换鹅》

《写经换鹅》

辅党麦公祠的壁画《教子朝天图》

辅党麦公祠的壁画《教子朝天图》 

  一些论者从功能性的角度出发,认为中国画史上曾有过一个“礼教时期”,而且持续的时期很长。到汉代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更加入了宗教的劝谕力量。这种礼教功能突出的画作传播方式,到后期更多地采用接地气的壁画形式,如广为人知的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等。这种功能主义在距今不远的清代仍发展得相当繁荣昌盛,其突出代表就是广府地区的清代壁画。

  峥嵘广府画 展现岭南风

  与中国壁画的另外两大系统——敦煌宗教壁画和唐墓室壁画相比,清代广府壁画所采用的媒介更加贴近大众,大多分布于祠堂、私宅、寺庙等场所。“晚清广府壁画延续了自汉代以来中国壁画‘成教化,助人伦’的传统,壁画在神庙、祠堂和民居建筑上起着和西方教堂圣经故事画一样的作用,是这类建筑不可或缺的部分和精华所在。它承担着对基层民众传递传统文化观念、宗族风尚的重任,这也是壁画除装饰之外的独特价值。”广州市番禺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研究馆员康薇说。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有一座辅党麦公祠,建于清中期。在辅党麦公祠中,发现了广州市已知面积最大、原汁原味的清代在天飞龙壁画《教子朝天图》。“这幅画吸收了国画的技法,以水墨画出了真龙在天空中景象。画上的龙张牙舞爪以及翻云覆雨、雷鸣电闪都真切自然、栩栩如生”,康薇说,“据测量,这幅图长约2.5米,高约90厘米,保存得十分完整。”《教子朝天图》是一种清代岭南民俗工艺中常见的传统题材,较多出现在宗祠建筑的壁画上。如花都毕氏大宗祠、珠海莫氏大宗祠和中山苏氏祖祠等,也有以此题材制作的端砚、玉雕和木雕。题材体现了岭南民俗重教育、守礼法、讲忠孝的传统美德。康薇指出,壁画《教子朝天图》虽有多个版本,但以这个版本为最佳。

  广府壁画大师杨瑞石:晚清大变局中的传统坚守者

  康薇推荐的第一位壁画大师是杨瑞石。杨瑞石是番禺沙湾紫坭乡人,也有说是佛山人,生于1836年,故于1908年,可谓年高长者。

  杨瑞石师从沙湾杰出的民间艺人黎文源,擅壁画。根据番禺县文化志编辑委员会编《番禺县文化志》等资料中的记载,他曾为广州、番禺多处祠堂、社坛绘制壁画。陈家祠里的壁画,据说就是杨瑞石所画。据一些老辈文史研究者的说法,当时主持建设陈家祠的黎巨源不计成本,高价聘请当时岭南建筑界各类一流高手,分门别类主持操刀建设,其中壁画的绘制即由杨瑞石负责。但可惜的是,“陈家祠中现存的两幅壁画已是后人所绘”。同样可惜的是,因祠堂维修而重画,或因“文革”破“四旧”壁画被涂盖等,有明确署名并未经修改扰乱的杨瑞石的壁画已很少见到。

  “幸运的是,在广州南沙的麦氏大宗祠门楼右侧上有这位壁画大师的一幅壁画《传经图》。经仔细勘查,此画成稿后未经任何改绘增删,可确证是清代壁画原作。”康薇说。这幅未经扰乱的杨瑞石原作的重要价值在于它不但可使我们据此来认定各处所谓杨瑞石壁画的真伪,还可由此来把握和窥探杨瑞石的画风和技巧,并由此推动对清代岭南建筑艺术家的研究。

  另一件杨瑞石作品发现于广州市番禺区钟村镇祠堂,纵120厘米,横150厘米,绘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这幅画画面有点模糊,但能看出有三个人,其中一人带了一筐幼鹅。画上能辨识的题字是:“王右军素性囗鹅,一日,山阴道士……笼鹅而归。” 这个题材的晚清广府壁画现还保存有多幅,其中也有直接以“以诗换鹅”为画名。该故事最早出自《晋书·王羲之传》,讲的是王羲之因爱鹅而写《道德经》换鹅的故事。随着这个故事的流传,逐渐衍生出许多版本。直到现在,这个故事都是低幼教育故事之一。

  脆弱墙体

  难承厚重历史

  即使在清代晚期,能够接受系统学堂教育的普通人仍属少数。大多数人,特别是乡村民众,获得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通过这些绘制在墙上、通俗易懂的经史故事。它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民心人气的凝聚,社会风尚的弘扬,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对于晚清广府壁画的价值,目前的认识还很不够。“晚清广府壁画题材多样,内容广泛,是反映广府民间和市井风情的历史记录。中国传统的官修史书极少有描绘这方面的图像资料,以往的史学研究也很少关注这些内容。晚清广府壁画是中国历史壁画的一部分,就这一类文物来说,甘肃的敦煌壁画和陕西的唐墓壁画的重要性目前已为人所共知,但晚清广府壁画的历史价值和重要性还有大大开拓的研究空间。”康薇说。而且对于杨瑞石等大师的成就,目前也尚无人归纳整理。

  同时,“晚清广府壁画是一类极其脆弱、濒于消失的文物。‘文革’破‘四旧’时这些壁画首当其冲,大部分被涂盖,遭到重大破坏。而且由于其对墙壁天然的依赖性,比起木雕、灰塑等建筑构件,壁画因无法收藏故难以保存,更难以度过岁月流失和沧桑巨变。建筑一旦翻修,墙壁重起,与墙壁不可分割的壁画就只有灰飞烟灭,消失于无形。而改革开放以来众多祠堂因大修重新砌墙又使晚清广府壁画继续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另外,虽然在科技措施方面可以运用提色、固色手段来延长建筑壁画的寿命,但由于对这类壁画的重视程度不够和要依赖建筑整体保护而导致的巨大费用,可以说迄今并没有找到有效的保护办法。”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壁画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