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云新作拼图
陈晓云个展《黑更黑,死更死,火更火,拾阶而下》将于2013年9月7日在香格纳北京开幕。此次展览将为观众展示其最新创作的一系列录像和摄影作品。
在陈晓云最新的录像创作中除了延续以往诗性的影像节奏,图像的错愕和荒诞感,更加强化了对叙事性的发酵,对陈晓云来说文字和语言也是图像体验。最新的一系列摄影作品暗合着展览的整体基调,凝重和迟缓的美;衰败和黑暗的瞬间以及微观的现实。在贯穿陈晓云的荒诞,暗喻,内心独白式的视觉经验中,情绪性的表达不仅仅是艺术家对个人内在世界的宣泄也关乎对外在世界强烈的焦虑。
此次的展览名,其有着短语式的节奏性的基调,而这种表达方式则为传播建立了一个通道。
以下ARTINFO就将和陈晓云从这次展览聊起:
ARTINFO:为什么这个展览用这样一个短语来命名?此次参展的录像和摄影作品跟这个短语之间存在某些联系?
陈晓云:展览的名字“黑更黑,死更死,火更火,拾阶而下”只是一个基调,原来这是一个作品的名字,但是我觉得这作为一个展览的名字也不错。这是一种递进的向下的有一点黑暗绝望,和个人对现实的无力的反应有关,一种负能量的趋向吧。这个短语之间也有递进和加速度的感觉,有一种向下沉沦继续毁灭的意思。这也和我最近创作的基础基调。
ARTINFO:你之前在香格纳的展览“坠枯录注”中,好像以树枝为主线贯穿整个展览的线索,那树枝是否有符号性的意义?
陈晓云:“坠枯录注”只是一循环概念的小尝试,只是让自己和创作之间的关系变得平滑一点,并且也算关于展览现场阅读感的一点尝试。这年头谁也没有创作符号的必要了。不算是符号,而是我自己对日常物件的一个使用,一个有感的出发点。
ARTINFO:此次“黑更黑”展览你是如何选择作品的呢,是否吸收了画廊的意见,有没有延续某种内在的线索?
陈晓云:也没有什么具体的线索,因为我之前比较排斥线索、一贯性和所谓的自己的规划和企图。这个不太靠谱,我觉得这样太把自己认为是一个有作为的青年了。所谓内在的线索我觉得这个词汇更象一个营销概念。艺术家还是别那么有策略,“两眼一抹黑'的状态挺好
ARTINFO:你的图像中有一种暴力的美感,那这种图像中的暴力和你短语中的力量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或者根本无关,并不相互影响?
陈晓云:其实暴力是不可能美的,而是视觉和感受上的直接性。而我的处理的方法上尽量少考虑美的节奏、美的呼吸和传达和感受,我的 态度是有点迫不及待、慌不择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这种不耐烦的方式和习惯,导致了这样一种直接和暴力的感受的传达,其实还是跟这种粗暴的传达方式有关的。 而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暴力美只是在假设的语境下发生的,假设你看到的全是假的,才有小小心慌的美。
ARTINFO:我好奇的是艺术的功用在哪里,艺术作品和现实是如何发生关系的,或者是如何作用于现实的,也可能它根本就不可能直接作用现实,而只是一种声音的传达?
陈晓云:现实和艺术创作的关系其实是很难堪的一种关系。其实我很想避免现实对我的参与和干扰,但是因为我们特殊时期的特殊的状态,你不可能不被干扰,你每天的情绪和每天接触到的信息,都会给你造成一种特别不爽的基调。我觉得艺术家的创作也会被很自然地影响,有时候你漠视现实的因素反而会不真实。所以我的创作中都会有现实因素的介入。
而我刚才提到的现实和创作之间让我尴尬和难堪的地方就在于,艺术创作的想象力和现实相比就太虚弱了,现实的想象力是要远远超过于任何艺术家的想象力。而艺术是一个陌生化的东西,而在这种陌生化中你依然能感到现实的话,那可见现实是有多么的不堪,强悍凶险和罪恶。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就 选择把现实作为自己介入作品的一个素材,但我也担心把现实作为素材在艺术家道德上所付出的成本。
ARTINFO:你的新作中还会延续09年以来的社会隐喻方式么?
陈晓云:我如果说我的作品中具有社会隐喻其实是在夸自己,我作品具有社会隐喻这一点如果和社会中充满直白的暴力相比是无力的,而 我作品中所存在的社会隐喻感更多是具有逃避性的,因为现实付诸作品的话都会具有逃避性和妥协的。但如果妥协到一定程度的话作品就意义不大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的作品是不具有社会隐喻性的。事实是这个社会已经完全超越了基本隐喻的框架,你稍有修辞就算是妥协了。如果你创作了非常成功的社会作品的话,那么你可能就跟罪恶本身存在某种共同体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