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锋 摄 人物名片>>> 郑好 万和控股集团董事长,上海温州商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政协委员,昊美术馆的创始人。
商业地产、五星酒店、艺术投资,这三个看似毫不相关的领域,却在温商郑好的运营之下有了交集。
学美术出身的他,以投资温州首家由国际品牌管理的五星级酒店闻名业内。而今,他又怀着一颗“独乐不如众乐”的心回归艺术,在上海外高桥自由贸易区的森兰·昊国际艺术岛,筹建了一家展厅面积达一万平方米的私人美术馆,将收于深闺的珍藏与公众分享。
郑好说,未来,他希望将自己的美术馆打造成亚洲最具代表性的美术馆,让更多人分享艺术的真善美。7月28日,在上海浦东,记者采访了这位中国私立美术馆的坚定支持者——郑好。
筹建私人美术馆
2013年,对郑好来说是特别忙碌的一年,他的忙大多与艺术事业有关:在上海筹建近万平方米的私人美术馆——昊美术馆,与上海外高桥集团合作,打造集艺术品物流仓储、展示交易、金融服务于一体的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
由郑好投资的昊美术馆位于上海外高桥自由贸易区的森兰·昊国际艺术岛,预计在2016年对外开放。美术馆有近1万平方米展览和陈列空间,其中7000平方米的昊现代美术馆以展示当代艺术收藏为主,包括郑好这些年收藏的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曾梵志、张晓刚[微博]、达明·赫斯特、草间弥生等在亚洲、欧洲当代艺术史上举足轻重的艺术家的重要作品;而另外近3000平方米的昊景泰蓝博物馆,则以元明清的珐琅制品收藏为主。
“我们万和控股集团的理念,就是把艺术带到酒店的每一个角落。”郑好说。他在家乡温州投资的五星级酒店万和豪生大酒店里,也有着13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它就是今年初开幕的昊美术馆温州馆。今年1月,集结了罗中立等14位当代艺术家28件经典之作的“中国表现”艺术展在这里展出,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驻足欣赏。
在郑好的眼里,艺术是五星级酒店不可代替的灵魂。“我不希望我的酒店只是钢筋加水泥,我想通过艺术,给入住酒店的客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
让商业结盟艺术
一位从温州走出来的民营企业家,为何对创办美术馆情有独钟?用郑好自己的话说,就是“收而藏之私乐,收而展之众悦”。
郑好告诉记者,自己7岁开始学习美术,后在中国美院学习平面设计,毕业之初加盟了浙江国际广告温州分公司,从事的也是和设计有关的工作。此后,他下海经商,虽不再拿画笔,却仍珍存着那份难以割舍的艺术情怀。199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郑好收藏了一件翡翠玉石的艺术品,此后便一发不可收。
“因为从小学习美术,对美好事物有着孜孜的追求,所以收藏就成了我的爱好,继而又发展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郑好如是说。打那以后,他便成了美术馆、画廊、拍卖场的常客,并把“艺术空间”的概念植入到他的商业地产和酒店中。
一边是越来越多的私人收藏,一边是社会对文化艺术的需求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各类私人美术馆纷纷建立,郑好便萌生了“不能做艺术家,就做艺术推手”的念头。而对于经营商业地产的他而言,建私人美术馆的空间是现成的,于是,昊美术馆上海馆和温州馆便应运而生。
之所以用“昊”字为美术馆取名,郑好解释,是因为“昊”字上“日”下“天”的结构,体现了艺术和生活的完美诠释,即舒适每一日,艺术每一天。而美术馆的英文“HowMusuem”中“How”,则更是一种发问,向艺术发问,答案永远开放。
和国内许多私人美术馆创办者一味强调公益性、非营利不同,郑好并不避讳将美术馆与其商业体联系起来。在他看来,昊美术馆的“HOW”,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将商业与艺术接轨。
“艺术支持了我们的酒店,支撑我们本身商务体的发展,然后返回来,我们从其他渠道获得的利润同时也支持了美术馆的发展,支持了公共教育的发展。”郑好说,在他看来,如果没有能力去经营商业,就没有能力来运营私人美术馆;而有能力经营美术馆,使之成为一种力量去支持商业,才能让私人美术馆发展得更好。
不博一时之利
近年来,随着喜马拉雅美术馆、震旦美术馆、龙美术馆的陆续开馆,上海的私人美术馆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谈到将来有可能面临的市场竞争,郑好也很坦然。“办美术馆关键还在于持久力,如何能持久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有没有一些领先的观念、会不会带来中西文化的互动、能不能吸引国际化的艺术家的落户,这些都是美术馆未来要努力的方向。”
郑好认为,中国的私立美术馆好比一个一米六的巨婴,虽然发展历程很短,但一开始便是70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的展览规模。他呼吁大家对美术馆进行关注和支持的同时,也要给予宽容,不能拿她们和纽约的MOMA等美术馆相比,必须承认中国的私立美术馆和国外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在人才层面、管理层面和观念层面都存在差距。
“在欧洲,有些小美术馆只收藏几个艺术家的东西,但是它屹立几十年,有几代人去运营,有几十万的客流,这样的发展已经很成熟了。反观现在的中国私立美术馆,在成长初期更需要大家来精心呵护,倾注更多的心血。”
在郑好心里,筹建美术馆不是博一时之利,更多的是履行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他希望将来上海的私人美术馆之间形成一种互补的关系,在互补中寻找自身风格和定位。
本报记者 潘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