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重建的林风眠故居。
故居中只留下一张林风眠青年时期的相片。
晚年在香港的林风眠,右侧站立者是他的侄女,至今耳聪目明,为参观者讲自己一生中见过林风眠的回忆。
林风眠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他开创了中国的新绘画,以富有表达力的毛笔,将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的基础,与西方的形式、色彩和构图的意识结合起来。这种既自由又自然的结合,是林风眠的独到之处。然而,对这位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主要奠基者之一,我们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三年前,由广东林风眠艺术园出资,用以激励优秀研究生的“林风眠奖学金”在中国美术学院设立。三年后,中国美术学院、梅州市人民政府及林风眠艺术园三方合作举办“会通履远——重访林风眠之路”系列艺术活动,包括7月25日在梅州市华侨博物馆开幕的“林风眠奖学金获奖作品展”,以及中国美院二十余位研究生赴梅州实地的采风创作。这些研究生从入校起就对首任院长林风眠的生平与艺术思想耳熟能详,却还是第一次来到林风眠的家乡。带队来到梅州的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胡钟华告诉信息时报记者,林风眠的艺术成就和在美术史上的影响还未被充分研究,对林风眠,我们知道的远远不够。
为什么要再次提起林风眠
他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奠基
林风眠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艺术家,同时还是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胡钟华
在开幕式之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这一点。“中国美院的历史可以说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缩影,林风眠建立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机制与框架,也为中国美院确立了学术的思想和脉络,所以说他对中国美术教育起到开拓和奠基作用”。
除了建立机制之外,胡钟华认为林风眠对中国美术教育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中西融合的教育思想。“这是非常重要的创举。因为当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也有一些人提出‘中国画向何处走’,有些比较激进的意见,认为中国画要没落了,甚至要取消中国画。而林风眠虽然是从西方留学回来的,但他强调中西文化的融合交流碰撞,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创新。他后来的彩墨画,包括用中西结合的方式表现传统内容,如戏剧人物画、风景花卉,都是这一思想的典范”。
林风眠对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基还体现在他对人才队伍的建设。胡钟华说:“他网罗人才,集中当时中国最优秀的艺术家到学校来,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从法国、德国留学回来的艺术家,以及外籍艺术家来任教。所以从一开始就体现出国际性的学术眼光,艺术的开放包容色彩非常明显。”
胡钟华还进一步指出:“从大的方面讲,林风眠的这种精神不光局限于文化艺术,还有创新、开放、包容,敢为天下先,这些东西与广东精神实际上是同源的。”
他为我们提出了艺术在当代可能的方向
在当下语境中重新回看林风眠的艺术与思想,人们会发现,今天困扰我们的许多问题,林风眠在八十五年前已经尝试作出了回答。胡钟华深情地说:“林风眠当年提出的‘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立校宣言,他这四句口号拿到今天的时代背景下还是有生命力的。”
林风眠艺术园艺术总监姚远东方介绍说,“重走林风眠之路”这系列活动,继首站梅州之后,明年会走到巴黎,这一站最重要的就是在当代艺术语境下重新挖掘林风眠的意义,“重新去回忆他当年在巴黎求学时候所作的艺术选择,对中国现代艺术,或者一直到走向当代艺术的影响。厘清这条路,就可以解决很多当下艺术所面对的问题。在全球化、地球村的当下语境中,许多艺术家陷于深深的茫然,而林风眠当年提出的宣言里,就有‘创造时代艺术’这一条,这已经跨越了国界,直指当代性的根本,提出了哲学上的思考。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启发我们思考,当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时期之后,时代所共有的艺术该是什么样。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艺术在信息的流动下已经没有国界了,不能简单地区分是中国的还是法国的,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如何整合所有的时代资源来建立艺术,是未来非常重要的一个走向。”
如何在今天重读林风眠
林风眠出生在广东,但19岁就离开故乡,终身没有回归,这导致在最该记住他的故乡,人们对他的认识却还不够。对此,胡钟华认为,文化传播需要载体,如现有的林风眠艺术园、故居等。
姚远东方介绍说,林风眠艺术园建立以来,三年中做了大量的学术挖掘工作。今年将出版《林风眠年谱》和《林风眠文集》上下集。更重要的是将在广东威华集团资助下建造林风眠艺术馆。馆藏作品将以两部分构成,即林风眠原作的收集与以他生平为题材的艺术创作。
近年来,林风眠作品在拍卖市场上表现突出,这对林风眠艺术馆的收藏回购会带来影响吗?姚远东方透露,这三年来林风眠艺术园不停地在与一些重要的藏家接触,因为林风眠一生坎坷,画作分散在世界各地,如法国、巴西、香港以及东南亚,所以这个工作并不容易。
“艺术品的买卖是个长期的过程,尤其是这种成批的买卖。价格高只是一个因素,最大的问题是鉴定真伪。市场上林风眠的作品很受欢迎,结果假画也很多。他的艺术风格很独特,但并非不易摹仿,另外他很高产,又有留早期画作小稿的习惯,有些题材反复创作,所以我们要收藏,不仅是真伪的问题,还要评鉴是不是精品,是不是代表作品”。
她告诉我们,目前最可靠的一批林风眠画作是他离开上海时存放在上海中国画院的100多幅精品,“那批画是最没有争议的,另外还有三四位著名的藏家,手里有一批精品,而市场上则假画太多。我们面向社会收购的林风眠画作,市民拿来的没一幅是真迹;在上海请专家鉴定,40多件都是假的”。
中国美院研究生处的江河老师则介绍了将来的林风眠纪念馆馆藏中的创作部分——将是以从中国美院毕业的、现在活跃在美术界的艺术家们为主,以林风眠研究专家们反复研讨甄选出的他生命中的40个片段为题材,重新创作的一批作品。“这些创作在今年11月他的生日之前都会完成,连同文献、影像等多元形式重新梳理林风眠的生平,组成一个展览。计划从明年开始会在全国巡展,有可能也会到广州”。
本版采写、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冯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