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傍晚,100×80㎝,2004年8月
暖冬,100×80㎝,1999年2月
画家王良武
作者:徐思淼(独立艺术评论撰稿人)
看到王良武先生,你自会感受到他的气质——沉静、内敛、毫无造作之态。而当我拜读了他的画册(《胡同·家园——王良武油画作品》)及一番天南地北的深入交谈之后,我发觉这个老北京,绝不是我们传统思维中那种“贫嘴式幽默”,更多了一份执着与深邃。
王先生自诩为恋家、怀旧的人,他喜欢北京的胡同,他熟悉它们,并充满热情的描绘它们,因为那里曾经是他的家。或许每一个中国的城市,都曾经、正在、将要进行着大刀阔斧的拆除与改建,而北京,显然是被“挖掘”地最早也最深的标志性地点。和嘈杂喧闹的街市相比,胡同又是京城最清静、最悠闲的地方。王先生说他经常漫步在几乎要被一片片高楼大厦淹没的胡同中,从中享受体会着那一种恬淡与平静,每当面对着那些被风雨岁月剥蚀了的老墙,那老槐树浓荫下油漆班驳的宅院大门,他心中就会油然生发出一种亲切的缅怀的情感,那是一种久违了的被遗忘了的心境,顷刻之间被唤醒,那是对童年的追忆,对旧城胡同的依恋。
于是,我们在他的画作中看到了久违的、熟悉的一条条胡同,春夏秋冬、人来人往的胡同,有静谧、有喧嚣的胡同。有人说王良武的画不前卫,甚至不在艺术的主流,但他的作品有着现实主义绘画不朽的生命力。他也不算是多产画家,但他的每幅作品都散发着动人的情感和诗人气质,也闪现出他的淡泊、沉稳、睿智。他通过北京胡同这一最为平凡而质朴的题材来抒发自己善良而美好的情怀,而“情怀”,正是一件艺术作品最可打动人心的点睛之笔。我想王先生的这种笔力,正源于他的生活经历:他曾有很长一段时间远离熟悉的京城,在陌生的城市他想家、想念父母和亲人、想念老师、朋友和同学,也想念胡同中初夏槐花的清香,想念雨后水洼中映出的白云与蓝天,想念余音悠长的阵阵鸽哨,还有黑夜胡同中那昏暗而温柔的灯光……乡愁使胡同在他的回味和想象中变得异常的美与生动。“从那一刻起”,王良武说:“我就萌生了画古城、画胡同、画故乡的一草一木的冲动”。
时光荏苒,弹指一挥间,如今王先生画胡同已有近二十年时间了,这份韧性,正是每一个艺术家不朽的动力之源。画中很多地方的胡同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闪闪发光的玻璃幕墙、拥堵的交通和成千上万辆喧嚣轰鸣的汽车……这座城市对于他(也对于我们每个生活在北京的人来说)越来越陌生,它变了,它已不是童年时所见到的模样,它变得越来越难以辨认——失去的,无可挽回的,或许才愈可称为永留心中的经典。就像《光明日报》的吴菁先生在评论这些胡同画作时说过的那样:王良武的潜意识中不断移情于那些看来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胡同景色,于是时空的间隔将胡同在他的意识中强化得异常地美。因此,他的笔触排列、堆积出的并非是胡同忠实的写照,而是诠释、再现了特定历史的特定文化所形成的氛围气息,有异常明朗的雪晴雨后撒满阳光的胡同;也有浮游着社会动荡、人生挫折、情绪低沉、别离伤感的阴霾的胡同;更有各种情感积蓄沉淀后沉静、平和的胡同。被寄情的画面辐射着强大的感染力,包围、震撼着观众,形成画内外的情感共振。
至今为止,这些勾起人们回忆和感动的画作,已经惹得不少艺术品收藏家登门拜访,但王良武仍暂未打算出售它们——因明年王先生将会举办他的个人画展,届时,数十幅画作将串联、勾勒出一幅北京胡同的古朴生命线,而他也对我说,他要去每一张画的原址再走一遍,以同样的角度,把那片地方如今的模样照下来,摆在展览中每一张画作的旁边,让观者去感受:记忆中油画里的泥土砖块,与现实中照片上的钢筋水泥的时空碰撞。
或许只有你熟悉的,很本真的东西,才会自然的开始将一些东西融合起来。正像北京的胡同,它有很强的地域性,正因为这样,它和别的东西,是不同的。
人物介绍:王良武,1947年生于北京,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职业画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多家机构收藏,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