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收藏古玩时以慧眼看明白
http://www.socang.com   2013-07-18 14:20   来源:亚心网

  新疆网讯 投资古玩的风险是买到假货,而让广大收藏爱好者最烦恼的也正是真假难辨。 究其原因,华豫之门瓷器鉴定专家徐鸿认为,中国历朝历代都有文物仿造,且作伪手段不断翻新,不经磨砺练出一双“慧眼”,是很难识别的。

  徐鸿介绍说,中国曾出现过四次作伪高潮:第一次出现在宋代,以仿造商、周青铜器为主;第二次是清乾隆时期,主要是名人字画造伪、作假,连乾隆皇帝也难辨真假,当时不少书画赝品上都有乾隆的题跋;第三次是晚清到民国时期,大量复制、仿造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无所不仿;第四次是改革开放后,随着收藏热的兴起,各种仿古工艺厂多如牛毛,仿造的东西五花八门,作伪手段更为高超,市场逐步专业化。

  记者了解到,出于提高鉴定技能的需要,不少藏家和古玩商每年都要去暗访各地的造假作坊。“高科技手段被运用到文物造假上,使作伪手段登峰造极、自成体系。”乌鲁木齐古玩商潘若恒举例说,运用三维扫描技术做出的东西和原物一模一样,而硅橡胶翻模技术的运用,使仿品上的花纹与原物没有任何差别。

  业内人士总结作伪的方法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不外乎物理和化学两种。在物理的方法中,主要有“移花接木”术:即通过粘贴、镶嵌和挪移的方法,把一些旧的、残破文物上的部件、皮壳,粘贴到新的文物上面,然后沾上土、上色,仅仅把真的那一部分露出来。

  “老料新工”:用古代的材料,通过新的工艺进行仿造,把破碎的文物磨碎,重新作样、烘干。这种作伪,有时人可以看得出来,机器却检测不出来。

  “老料新器”:有些文物的底部是真的,在上面接一个新的;有的仿造物,其瓶口和底部是真的,中间部分是假的。有时为了追求高利润,造假者甚至不惜把文物锯开。

  化学方法被广泛运用于作伪,即用化学溶液对仿品进行浸泡,慢的3天,快的几分钟就能使器物变样。晨报我家有宝俱乐部钱币鉴定专家何俊峰说,有一次他亲眼看见一件仿品,几分钟内,一下子老了几百年,并且没有任何浸泡的痕迹。

  经过浸泡的仿品,还需要同原墓中的墓土一起埋到地下,再在其上种些有根系的植物,这就叫“养”,经过三到五年,植物的毛细管就长到了仿品上,这时再拿出来出售,很能乱真。(孙江红)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收藏古玩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