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风景的多重解读
http://www.socang.com   2013-06-21 17:18   来源:《艺树》杂志

  特别鸣谢_筑中美术馆

  詹建俊:应从中国画的精髓中汲取创造力

  当前,中国油画在题材、风格、面貌上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今天中国油画的发展的确是形式大好,而且是风景这边独好,热爱的人越来越多。每个油画家都有这样的心情——从开始当学生的那天起就考虑这个事,何时才能将自己的油画语言磨炼成熟,一直努力画素描,色彩。但是,油画家只是一个工具的概念,我们重申艺术创造本身的意义。

  首先,油画的语言是进行创作的前提,我们对油画本体语言研究得不够。从油画本身本体来说,西方有几百年的成就,值得我们深入地挖掘和体会。其次,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再往前老一辈的画家有个本土化的问题,他们在这方面的自觉和不自觉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不次于我们当下。作为中国人画风景,中国油画家并没有像国画学习那样对中国传统山水画包括对它的石法、树法进行透彻的研究,比如对山、石、树的研究,国画仅从树的表象方面的研究来看也是十分透彻,国画中提倡的关照自然的理解要比当下的中国油画深刻许多。再比如在写意性的探索方面,中国的画论中对规律性的总结,国画家对写意性的把握是我们油画领域难以企及的。尤其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本体,还没有深入到国画领域的深度。我们可以画心象,但是提炼和概括的结果也要依存于客观的物象,去概括物象的特色,而不是单纯地去追求冲击力、表现力。中国的油画不可能是重复西方的油画,也不可能用油画画纯粹意义的中国画。所以中国风景油画要加强自己的创造性。

  尚辉:与文人山水画形成对接

  相对于当下中国写实人物画那种严谨细微的造型和丰富多样的个性追求,油画风景少了几许整饬细微的描写,也少了几许单纯通过风景的描绘来展示中国写实技艺与水准的探索。应该说,具有创作意义的风景油画,在中国从来都没有追逐过真实的再现性,更多的是和中国本土艺术——文人山水画形成某种对接,从而获得更多本土传统文化的滋养与改良。

  不论是从20 世纪初开始的中国第一代油画家,还是从新中国开始接受俄罗斯油画影响的第二代油画家,他们笔下的风景创作几乎都没有出现纯粹意义上的自然描摹,而是从外在自然的再现转向心象空间的探索。在第一代油画家里,刘海粟、颜文樑、陈抱一或许可以代表中国早期油画风景的三种不同艺术取向。一边从事中国画创作一边从事油画创作的双料刘海粟,自觉地将石涛的用笔转化为他油彩的笔触,他因这种用笔的老辣生拙而形成雄奇朴厚的黄山油画风景。对焦点透视研究最为深入的颜文,则在他貌似写实的风景空间,不动声色地融入了许多为营造诗境而改变了的意象光色。从日本学得后印象派与野兽派画风的陈抱一,则在东洋化的油画基础上更加娴熟自然地渗透了中国文人那种散淡悠远的情怀。他们开启的中国油画风景,分别从偏重于写意、造境和心性的角度体现了中国油画风景的独特面貌。

  钟涵:油画风景,应追求中国山水画所寄托的境界

  在艺术创作与绘画教学当中,我关注比较多的是形而上的气,笔触、色彩、造型,关注一笔一笔形成的东西,也就是手底下的功夫。在年轻的时候,技法上存在许多不足,一方面是个人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的影响。上世纪80 年代以后,逐渐对本体语言有了更准确的把握,这十多年日落西山了体会又更深刻。

  形而上之谓道,这种道是我们山水画所寄托的境界。包括把久远的历史表现出苍老或把现代的兴旺的局势表现出来,用个人的心象来关照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打破这种解释,寻找一种中国式的艺术里的形而上的解释,我们有可能在作品中实现。

  理论性的东西是建构在创作的基础之上的,反反复复地画,在不断地修改中体会才更深刻。技法不在乎多精,有的画需要这样,但并不是一切的画都需要这样。当下,我们画得多、想得少,被浮躁的社会气氛所左右摇摆。风景当时是画自然,也是画人和自然的关系,而这个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风景画应该表现的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文化的关系,而不单纯是对自然的摹写。

  王镛:心象,是对自然的精神把握

  美国理论家格林伯格说的,理解现代性并不是简单的平面化。而中国当今的油画缺的是什么?是对西方油画的原始特点的认知,是空间的概念,是对空间、深度、纵深感的把握。油画既是平面化也应是压缩的空间,我把它叫“浅空间”,这是西方许多后印象派画家所尝试的,虽然是平面化了但是保持了纵深的空间。

  现在很多中国的油画风景为了表现心象和诗性,往往简单地、表面地模仿中国山水画,用油画的色彩在画布上制造类似山水画的肌理。当然,这是可以尝试的,但是这还不是深层的融合,是表面的浅层的拼接和移植。

  所以我们要真正地达到心象和诗性,要吃透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同时要吃透西方油画或者说是西方传来的新画种的语言本体的精髓,把这二者进行深层地融合,才能成功地表现心象、表现诗性。特别是内在的情感都已经很好地呈现了出来,那是他的心象。所以心象不是简单地模仿自然,而是对自然的一种精神把握,或者是画家自己情感的自然呈现。

  邓平祥:希望中国产生油画风景大师

  我们现在的艺术创作无非在关注两点,一个就是康德说的观人的感觉,即眼睛的感觉;一个是精神的感觉。只有把观人的感觉和精神的感觉像康德一样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把握对象的物性和对象的精神性,这点对油画风景的创作者十分重要。风景画是自然物性,范围要比一个人物的要大,从这点上来看,要求会比较高一些。

  我们不要仅仅简单地用艺术的进化论的方式来判断今天的事物,强调了精神性的风景、情感性的风景,却对油画语言的本身关注不够。今天我们美术界可能缺乏更多的是对于艺术本体的研究,艺术水准高低的建构和评判。

  我们中国的艺术“学有专攻”,我希望中国有或者是产生专攻于风景画的大师,不但是中国的而要成为世界性的,也许有一天,我们中国的风景画家能够和世界级大师比肩。按照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智慧的特征是完全可能的,问题是有一些自身的障碍阻碍了我们发展。

  王端廷:用油画语言表达中国式情感与观念

  我曾经在分析抽象绘画的时候,把抽象绘画分成两类,一类是智象,一类是心象。智象是用头脑作画的绘画,几乎不抒情,但是表达了人类的智慧;心象,是表达艺术家的内在情感。如果是中西两种文化艺术相比较,中国更倾向于心性的艺术,中国绘画更多的是心性的艺术。

  老一代的风景画家,他们的作品中有更多的象征主义的价值倾向,他们的画是一种人格化的风景,但是这种人格化的风景几乎是中国风景画的共同特征,但是他们更加强烈,更多表现集体意识。改革开放以后的艺术家更多强调的是个体化的个人意识,当然了个体化的个人意识又有各自的不同,有宗教性情怀也有个人的抒情的风景,更有表现性的风景。中国的风景画的品类或者是探索的方向没有西方那么丰富,相对来说比较单纯一些,跟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有关。但是也有的风景画,既不是西方的客观写实逼真再现的风景,也不是中国传统的写意性山水,是介乎西方的风景画和中国的山水画之间的特有的艺术样式,这也许是中西融合的结果。

  心象和诗性是比较能够代表中国油画追求的,油画虽然是西方的艺术语言,但是我们现在经过一百多年几代人的探索,中国油画家或者说中国人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油画语言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油画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所以中国的油画发展到今天,已经能够比较自如地运用油画的语言来表达中国人所要表达的内在情感和思想观念,这是中国油画巨大的成就。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油画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2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