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源谈选购机制银币要注意的几点
http://www.socang.com   2013-06-05 09:46   来源:泉友社区

  机制银币,包括大头、小头、川洋、龙洋等,大家在收藏选购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切忌一知半解麻痹大意,尽量做到多看多问多想多听。那么我们在选购时究竟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首先是全面仔细的审视整体,大家知道真品银币的文字规范、图纹清晰、钱体平整、色面光洁,给人有一种十分舒适的感觉。如果你看到的银币字体肤浅、笔划不清、图纹模糊且毫无立体感,或者是钱体毛糙不平,甚至可见点块状的黑砂。那这肯定是不会真的了,这类东西你还能要吗?

  其次是银币的形制,包括钱径大小与厚薄尺寸你也要看清,因为太过分的大小厚薄也能分辨它的真假。我见过一枚广东寿字壹两银币,其形制色面还看得过去,但拿在手上看就觉得该币太厚了,经检测其厚度为3.5毫米,这显然是太厚了。因为一般银币的厚度是2.5毫米,最厚的是3毫米,所以它不可能是真的了。有个北方朋友拿来一枚光绪三十三年北洋一两上等币,其制作比较精致,钱文也挺有精气神,龙图也很清晰,只是整体来看觉得有一种新鲜感,经检测其钱径为41.2毫米,但博物馆里的真品银币其钱径都在42.5毫米左右,没有一枚的尺寸小于42毫米的,现在手上的一枚只有41.2毫米显然是小了点,我估计这是用真币做模,选择细砂精心翻铸而成的,待冷却后外形就自然冷缩了,所以才会略小于真品。

  去年有位中年人拿来一枚民国三年袁世凯头像合背币来鉴定。我想当时造币厂确实曾戏作过双面袁像的合背币,数量极少,且没有参与流通。于是我拿在手上仔细地打量着它的正反二面。从银币的钱径大小、文字图像及币面光洁度几方面都看不出任何问题,只是觉得稍厚了一点,在我转而细看该币的边齿时,发现有几条齿边没有对齐成直线,说明它二面的袁像币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用二个一半粘合起来的。因为当时冲铸民国三年袁像币的造币厂有天津、南京、广东、湖北、甘肃等地,而他们的版式是大同小异的,至少各地的民三银元其边齿数目是各不相同的,而且还有长齿短齿之分及倒角直角之别,所以当你用二个不同厂生产的民三袁像币磨去它的背面再粘合二个正面的话,虽成了一枚“合背币”,但只要你细细的察看就不难发现问题的。

  第三是钱文字体,这点很重要。因为制假者不是用翻砂浇铸法,而是采用了挖补改刻,移花接木的手法把普通一般的银币改头换面地变成价值很高的珍品。最典型的是有人用民国三年的袁像壹圆银币在它的右下侧贴上几个英文字“L·GIORGI”,说是民三签字版珍品,并开出了高价,我一看此币本身是真银币,但贴上去的几个英文太大了,而且其位置也不靠边,加上该币已有明显的磨损,所以可断定是有人补贴上去的骗人签字版。另外是同样用民国三年的袁像壹圆币,有人却贴上了“甘肃”二字,变成了甘肃省铸的民三大头银币,使价格就上涨了十几倍,如果只看它的形制外表是很难发现问题的,因为它确实是枚真银币,这时我们就要细看它的钱文了,先看“甘肃”二字的书写形态,再看背面“壹圆”二字的写法,尤其“壹”字的书写与其他的民三版是明显不同的,只要一对照便明了。我所看到的这个品种的银币不少,但十有八九是补贴而成的伪品。还有造假者把普通的湖北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币改成了湖北“本省”币,其价值就翻了几百倍,但是要贴这二个字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是这二个字书写的字样,其次是贴上去的位置,第三是你先要把原有的六瓣花星磨去铲平才能贴上“本省”这二个字,而这样就要看是否留有较明显的磨铲痕迹,且它的字体与所贴位置是否恰当,如水平不高是很容易被人看清的,这几条中只要抓住一点就可定结论了。

  更令人叫绝的是有人用民国袁像壹圆币打上钢印戳子“苏维埃”三个字,说是革命根据地的区币,并列为珍品,要价甚高。可是也确有不少近代著名的大收藏家都以高价极力寻觅,并以喜得此币而倍感自豪。但据泉界前辈介绍,此品实为臆造币。那是在抗日战争前,上海的钱币市场极为活跃,许多收藏鉴定家都竞相求购各种高档珍品币。当时在广东路古玩市场开设“麒麟钱币社”的杨成麒和平玉麟二人臆造了这枚袁像“苏维埃”的稀见珍品。据杨成麒介绍,臆造这个品种的原因有三:第一是因苏区长期被国民党反动派严密封锁,许多情况都是难以明了的,真假就完全不能区别了;第二即使有人得到了这枚加盖币,在当时的形势下是绝对不会轻易示人的,更不会互相谈论此事,也就是说买进算数;第三是制作的简便,只要铸刻一枚钢印即可,而这刻模工作由曾在福建造币厂任雕模工,当时在天潼路一家银楼里工作的江阴人李仲清负责,这样几个人就一拍即合。杨成麒说臆造币的枚数不多,但到底做了多少他也说不清,只知道有民三袁像的,也有民国九年的。那时国内几位著名的收藏家陈仁涛、施嘉干等人均购得此币,奥地利人耿爱德更是买了不同版面的几枚。解放后人民银行也收兑到一枚民九版的臆造币。此事因长期没有查清它的真相,曾被中外货币收藏家视为珍品达几十年之久。以前也有人提出此“苏维埃”加盖币可能是由当年的湘鄂西苏维埃政权防止现洋外流,同时保证在苏区市场上的正常流通,以巩固苏维埃红色政权而采取的必要手段。这一观点得到了社会上不少人的赞同,并大肆宣扬还给予定级标价,似乎苏区确实造过此币。那么这种加盖的苏区币到底有否生产过。据人民银行总行对解放前不同的革命阶段,各个革命根据地所铸行货币而开展的考证和征集,都一直没有找到有力的证据和确切的资料来证实当时的苏维埃政权确实发行过这类银币,反之到是有人承认是他们臆造的,因此可以说这事的真相应该是十分的明确了。

  关于钱文字体我还想提醒各位注意一枚民国二十四年双帆壹圆银币,这是枚极其高档的大珍品,是由设在上海的中央造币厂铸造的。但当时正值国民政府推行法币政策,白银将归国有,不允许银币在市场上流通实用,改用法定货币,即由法币限期收税各种银币。所以民国二十四船洋虽已铸就,但并未正式发行过,然而由于种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仍有极少数二十四年船洋外流品可见。由于此币的价格十分昂贵,所以就有人制假,我们对翻铸银币较容易识别,但改刻版的伪品就难以认定了,因为它是用真品民国二十二年的普通船洋改去一个二字为四字而成的,如从形制和声音来判别是难以发现问题的,这时就要细看那个“四”字了,真品的四字为扁平型,第一笔高出第二笔,而第二笔又为方折,中间的八字形二笔也较特殊,只要我们仔细辨别,还是能作出判断的。

  第四是图饰问题。每枚银币都会有它的各种特定的图案,清代的龙洋,主要是看它的龙须、龙爪、龙尾、火球和龙的神态;民国时军阀币就看人物的双眼及面部表情,若是戎装则还要看服饰及奖章图如何。另外民国二十一年的上三鸟壹圆币,市场上也多次发现有不少假币,因真品币在它的背面海平面上东升的旭日光芒都有九条长短不一的射线,而我几次所见的币它只有七条射线,所以这就必假无疑了。

  第五是手掂耳听。银币拿在手上的感觉应该是较沉的。由于各省各局所制造的情况不同,其壹圆型银币的平均重量也会各有差异。一般说,大清宣三、安徽银币及船洋、小头等其每枚的重量在26.7克左右;东三省、北洋造及大头其重在26.8克左右;奉天省在26.5克;云南省、浙江省在26.6克左右;而广东与湖北省的普通版银币其重在26.9克左右;江南省的银币前期重26.7克以上,后期略有减重,但至少也有26.4克;四川军政府银币一般重26克,也有重26.5克以上的,可是最轻的仅为24.5克,难怪以前有人不喜欢使用“川洋”,因为怕它成色不足又太轻了。由此可以看出各省各地的银币重量都是不会相同的,所以我们不能把银币的重量千篇一律地说每枚是多少克,也不能说不到26克的都是假币,或者说达到了它的重量就一定是真品,我们提倡的是全面审视,多方判别。

  我听银币的方法如下:用左手的中指与拇指二个指甲轻轻挟在银币的中心位置,接触面越小越好,再用右手的中指指甲轻弹银币的边缘,若其声音清脆柔和,拖音也较长,且是慢慢地消失,这就说明其质为银,当然也可用左手的上述挟法,用咀劲吹银币的直边缘,如听到同上的声音则为银,若不符则非银。一般说判别银币要一看二掂三听来进行,因为这是最直接的简易方法。

  一看就是观该币的二面,若是黯淡无光或可见砂粒黑灰,则为假。

  二掂就是拿在手上掂其轻重,若是手感轻的,则应拟为假币。

  三听就是细听银币的声音,若是其声发尖,频率高而短促,这就说明其材质大多是生铜,摔在地上极易“粉身碎骨”;若是声音沙哑,说面它是由二种金属合并的夹板币;若是声音短而沉闷,这就是铝锡币了,但要注意拿币的手法,否则很难听准它的声音。

  最后是多学习多实践。常言道“学习长知识,实践出真知”,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学习包括参阅各种有关钱币的资料,如彭信威的《中国货币史》,千家驹、郭彦岗的《中国货币史纲要》等专著,当然参加各种钱币知识讲座,参加老年大学钱币班的学习,更是充实知识获得经验的极佳途径。因为这样可以直接倾听,提出问题,当面交流,弄清是非。至于实践就是接触实物,与泉友的交往。只要虚心好学,勇于实践,你的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愿各位同仁都能心想事成,精品满堂。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银币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