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吻”雕塑放错地方
《海峡导报》:车站的休息长廊里,一对穿着校服的男女中学生当着众多候车人的面,玩起了“舌吻”……近日,在福建漳州碧湖生态园里展出的这样一件艺术品,引起了市民众多非议。这是拟参加艺术展的一件艺术品,名为《车站》,是青年艺术家柳青的作品。柳青回应称,他创作这件作品,是针对这种社会现象提出一些思考,并希望引起家长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警觉。
“舌吻”是个坏样板
贾志勇(公务员):中小学生早恋,不仅令学校、令教师头痛,更令家长头痛。公共场合以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作为雕塑对象来展现,并明目张胆为这一敏感的“舌吻”动作定型,实在有悖家长们的情感心理,冲毁了人们的接受底线。
雕塑中虽然有“啃了一口的青苹果”,目的似乎在于表现早恋的害处,但这样的象征意味,恐怕也要被主人公的“舌吻”形象遮掩掉。试想,当有“舌吻”这个带有巨大视觉冲击力的“重头戏”,谁会细心玩味旁边那只不起眼的“青苹果”?所以,创作者想要通过这件作品引起社会、家长乃至有关部门的思考、重视和警觉,有点勉为其难。而当该作品的艺术目的难以实现,那就只剩下负面的误导作用,涉嫌对青少年怂恿、教唆了。如此,笔者称它为坏样板,一点也不为过。
无需回避“舌吻”
朱永华(国企管理):如今的网络世界,中学生能够接触到的各种“负面”信息,远比这尊雕塑所要表达的内容要复杂得多,无论家长还是学校都根本无法让孩子完全回避,既然无法回避,就必须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去加以教育和引导,你可以不让孩子看到这尊雕塑,甚至可以尽其能力让孩子回避一切可以回避的视觉,但你根本无法彻底阻挡孩子青春的骚动和开放社会对孩子无孔不入的熏染。因此,勇敢直面这些不良现象要比选择逃避更科学,用正确的态度去审视中学生早恋并寻找解决办法,远比“蒙上眼睛”甚至“掩耳盗铃”的说教更能提高“免疫力”,中学生“舌吻”的艺术雕塑摆放在什么地方不是问题,正如厦门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胡荣教授所说,是“起到误导作用还是警觉作用,关键取决于观赏者是从什么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别高估公众的解读能力
张玉胜(公务员):即使作者着实有“引起家长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警觉”的创意初衷,但如果不是带着责任感的审视,很难达到这种曲径通幽的认知境界,而其中的“认可”、“无奈”甚至“张扬”的韵味却显而易见。这究竟是缘于对人们审美水平的高估,还是有意拷问公众的解读能力?
立于公共场所的雕塑毕竟不是出于爱好的私家藏品,应当考虑其观瞻效果和社会效益。而出于揭露与鞭挞不良现象的行为作品,应当是尽可能规避误读的不言而喻。抑或是通过近乎夸张的漫画形式表现。至于把“舌吻”说成“亲嘴”,又怎能轻易抹去其负面效应。在“亲吻”一体的语境下,谁又会仔细辨析其两者的区别?
退一步讲,即使成年人可以从中读出讥讽的寓意,但缺乏深度思考力和极具行为模仿性的中小学生,又如何看懂个中隐含的“奥秘”。避免误读,总不能指望孩子目睹时随时有大人“翻译”吧?
“舌吻”雕塑放错地方
邵俊国(媒体人):“好雕塑也有可能放错地方”,这是一位美术界人士曾经发出的肺腑之言。在他看来,一件公共雕塑是否成功有一条考量的标准,“是不是与建筑和谐、与人和谐、与生态和谐”。这就告诉我们,“中学生舌吻”雕塑既然被放到了公共空间,就超越了个人收藏和鉴赏的范围,进而成为人居环境和城市生态的一部分。如此一来,就不能不考虑到雕塑本身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实际上,不管对家长还是老师来说,中学生早恋问题早已引起高度重视。面对这道难题,如果采取回避态度,置若罔闻,只会让其愈演愈烈;倘若使用高压政策,强行禁止,就有可能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长、老师和学生需要的并非是大尺度的“舌吻”雕塑,而是充满阳光、积极向上的艺术作品,以便从中汲取正能量,获得有益的启示。
雕塑放错了地方,那只能是糟蹋了风景。因此,亟须有关部门加强公共空间艺术品管理,为一些敏感题材的雕塑选好安放场所,还原公共空间的纯净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