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加欧洲游记展览将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图)
http://www.socang.com   2013-01-17 15:14   来源:新浪收藏

罗马斗兽场远眺君士-坦丁凯旋门

古巴比伦伊什塔尔城门 

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绘画收藏馆-新馆的三幅拉斐尔作品

慕尼黑布兰德霍斯特-当代艺术馆

圣托马斯教堂内的巴赫墓 

佛罗伦萨风光

莫扎特背影

  新浪收藏讯 2013年1月20日,“艺·境——王加欧洲游记”将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
  展览以王加近年来游历欧洲的所见、所思为线索,通过百余幅摄影作品与充满情感的文字,用跨越地域文化的视角与感悟,为观众呈现出一道别样的欧洲大陆艺术风景线。
  王加,1983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获音乐商业管理硕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微博],从事博物馆策展工作。王加从小受到绘画艺术熏陶,痴迷各门类音乐,热爱时尚和喜爱摄影,本展览精选了作者近年来在欧洲工作、游历的点滴纪录,涵盖德、法、意等国的著名博物馆,名人故居及艺术圣地,足迹遍布整个欧洲。
  王加以手中的相机和独特的人文情怀,将诸多欧洲艺术名家、名作以及充满异域风情的音乐,建筑、历史、文化信手拈来,重新梳理成一幅颇有意味的行旅画卷。他的视线所及,从梵·高到伦勃朗,从巴赫到莫扎特,甚至还包括法国大文豪雨果的绘画,他的心中所感,由艺术、建筑、文学、设计至光线、色彩、结构、透视,将人文历史与艺术命题娓娓道来,在不经意间与欧洲深厚的历史文化相触碰,让观者在欣赏建筑及艺术经典作品的同时领略到独特的美感和文化韵味。经此展览所展现的欧洲文化,余音缭绕下,迸发音符雀跃的感动与震撼;浮光掠影中,得见追思古今之遐想与慨叹;高屋广厦内,回望岁月留痕的变迁和沧桑,只言片语里,尽显中西文化的滋养与比照。而且,由于工作的原因,在这批作品和文字中随时流露出的关于博物馆、关于展览策划、设计与布置的种种思考和探讨,也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微博]在专门为展览所撰写的文章中提到,“当王加把这一展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不仅以见证他成长的眼光来看待它,而且还勾连起了我们同游的以往。作为长者,我带着他曾经出没在这个展览提到的一些博物馆中,而作为同事,他又领着我在欧洲的一些地方转悠,从翡冷翠到塞纳河。从他的身上我真正体会到“三人行必有吾师”的意蕴。当然,看到这个展览又增加了我对他的进一步的认识——在时尚外貌下的内在的勤奋,那点点滴滴的观察和思考通过他的影像和文字,表现出了他的学力和眼力,最重要的是表现出了他的兴趣点,这些都是他未来在专业领域中有所建树的基础。”这是一个长者对此展览从专业角度出发进行的深度解读,同时也是对王加的认同和期许。
  如果说,此次展览展出的是王加眼中的世界与心中的感悟融汇而成的作品,那么此时的王加,无疑是父亲王明明眼中最得意的成就。身兼数职的著名画家王明明从父亲的角度回顾了王加成长的历程,从艺术教育的角度对王加进行了分析,他说,“我一直在思考我们的教育,重成绩不重品行,重学历不重能力的教育能走多远?王加把曲折变成了冷静对待自己,偏科让他知道如何发挥自己的长处,善良诚信让他感到世间的温暖,广泛兴趣让他感知艺术的博大精神。王加回国工作已经六个年头了,适应国内环境使他度过了极为痛苦的阶段,他知道了如何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懂得了在艺术的海洋中如何学习知识使之变成智慧;明白了艺术的真谛在于人的心灵展现而不是技巧卖弄;感悟到东西方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相通的。他渐渐地成熟了,这种成熟是一种心底干净的成熟,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成熟。”这不仅是一个父亲发自内心的欣慰与感慨,更是一对父子殊途同归的艺术追求和人生境界。
  展览将于2013年1月27日结束。展览同期,《艺·境——王加欧洲游记》也正式出版发行,这不仅是一篇有关艺术行旅与感悟的记录与梳理,还是一本关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方法的探讨,更是一个关于“三十而立”的话题。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王加欧洲游记展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3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