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午后暖阳照耀下,李威仁先生自家院子里绿树红花生机盎然。等及他热情地将我们迎入客厅,竟仿佛刹那转换了时空:几十台古董钟或是落地或是挂墙或是摆置于红木家具之上,滴滴答答的钟摆声萦绕耳边。当下便明了今日必不虚此行。果然,李威仁谈锋甚健,“我一谈起钟表话匣子就打开了,太开心了。”
拥有一百多台古董钟
这里随便一台钟都有上百年历史。我们见到鸟钟,“观赏性与趣味性为主,计时反倒成了次要的。”;见到空气钟,“发明空气钟的人是天才,模仿都模仿不来。”;见到南京钟,“这是出自曾经为慈禧太后做钟的王益兴作坊里的双窗南京钟,可显示农历日期、天干地支,小孩子的出生时辰就是用它来记录的。”;见到徐家汇(002561,股吧)天文台的英国Shoult钟;见到国际饭店大堂里德国西门子的子母钟……“钟摆放在客厅和房间里都是艺术品,当然得有好的家具陪衬。”我们这才有幸得见此番古董钟与老红木相得益彰的美景。
对于古董钟,李威仁自是了解得透彻。“钟比表的技术含量高,好的钟看上去就是一台仪器。最精准的钟是英国钟,法国钟更注重艺术。”李威仁手指一座珐琅钟说,“这是烛台钟,我从法国带买回来的。”
“我们上楼看看吧。”笔者自是欣然应邀。楼梯的墙面,竟也挂满一座座钟。“你看,有三个孔的就是报刻钟。”我忙暂停脚步端详一番。古有走马观花,今有踏楼观钟,甚是有趣。楼下开阔的客厅摆放的多是体型庞大的落地钟,楼上房间陈列的就是小巧玲珑型了。皮统钟、船钟、闹钟……满满一柜子,好不赏心悦目。
“我有十几台皮统钟。这台最大的皮统钟有气压显示,很有分量,你拎拎看。”笔者试拎一下,少说也要十几斤重。“这款是播威皮统钟,其老总看到这台钟时都感叹说这么好的我们那里现在也没有了。”“这台是英国汤姆森天文船钟。我们知道手表的动力储存就是由船钟而来的,而动力储存两天为最好。”一款红色积家闹钟很是抢眼,“这在当年是贵族用的。”果然声音优雅动人,全不似现代闹钟的聒噪。江诗丹顿1860年闹弹簧的八天闹钟,1840年获金奖的法国宫廷陶瓷钟……我忍不住问他这么多钟最喜欢哪一座?“我有一百多台古董钟,都很喜欢。”
收藏,重技术大于卖相
李威仁最初收藏表。“我收藏要求技术含量高,不是随便卖相好看就可以的。这款百达翡丽5015白金款,是唯一一款同时具备月相与月令指示的腕表,我最近费了了好大力气在香港寻觅到的。”话语中掩饰不住的兴奋。“收藏还要挑讲得出故事的,我喜欢研究钟表发展史。这块浪琴是1945年的机芯,最早的双向自动,对自动钟表发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他手拿一块美国Gruen表,“拱形的表壳不稀奇,难得的是机芯也是拱形的。” 李威仁最中意的表,则非劳力士莫属。“劳力士是表中最经用的,我收藏的这块1570机芯走得最好。这款劳力士1803双历蓝面金壳金带1556机芯,1秒钟之内同时释放跳双历。”对于被誉为自动上弦机芯之王的劳力士3135机芯,李威仁说,“可能不甚美观,但是实用性的确强。”
李威仁30多岁时开始收藏钟。“当时有一位修钟表的好朋友告诉我皮统钟最有价值,我便全上海去找。那时候还没有收藏的概念,家里放二十几台钟,人家还以为我做生意呢。”李威仁从小喜欢机械,最初进了上海仪表厂,后来到上海电钟厂做设计。“我最早开始做仿古钟,当时模仿皮统钟和南京钟就比较轰动,曾经有位日本游客扔掉所有东西只带了一座仿南京钟回国。”
提到钟表以藏养藏的概念,他说,“你讲对了一半,我自己喜欢的是不肯轻易出手的。现在好钟的价格被炒得太高了,很离谱。” 收藏钟表给李威仁带来精神愉悦和享受,也结识到许多好朋友。
在叮叮当当滴滴答答声中,我们耳闻时间的匆匆流逝,临别时的意犹未尽便更显出遗憾,却也为下一次登门攒足了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