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代诗人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将古老的神话故事“精卫填海”以形神兼备的诗韵来解读,热烈赞扬了精卫小鸟敢于向大海抗争的悲壮战斗精神。 精卫,被后世誉为“誓鸟”、“志鸟”,人们同情精卫,钦佩精卫,把它叫做“冤禽”,还在东海边上立了个古迹,叫做“精卫誓水处”,永留纪念。
“精卫填海”的故事感人至深,古代神话《精卫填海》中说,炎帝的小女儿女娃游东海溺死后,为了报仇,便化做精卫鸟,“常衔西山之山石,以堙于东海”。现代流传的版本记载催人泪下: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很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可是因为父亲忙于公事,总是不能带她去。这一天,女娃没告诉父亲,便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风大浪,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了,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终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永远回不来了。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的爪子,十分可爱,可发出的,却是“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便叫此鸟为“精卫”。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发誓要把大海填平。精卫飞翔着、鸣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发鸠山去衔石子和树枝。她衔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复飞翔,从不停息……
世人常因炎帝小女儿被东海波涛吞噬化成精卫鸟而叹息,更为精卫鸟衔运西山木石以填东海的顽强执著精神而抛洒热泪。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愿望,宏伟的志向,受到人们的尊敬。为了铭传“精卫填海”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中国人民银行于2001年1月18日发行了中国民间神话故事彩色金银纪念币(第1组)一套,该套1盎司彩色银币背面图案为“精卫填海”。
币面上,我们没有看到现实中鸟类的痕迹,而是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展翅凌空于大海之上。作为神话故事,由女娃化身的精卫鸟,设计师以人和鸟相结合化身的造型符合故事的情节发展,以人喻鸟,接近了人们思维中的“精卫”形象,使其亲近感更强,更能触动人们的心弦,进入故事中的角色幻想。币中精卫一袭粉裙飘逸,黄色腰带紧束,颈间项链环绕,头戴多彩花环,乌黑秀发飘扬,还原了精卫遇难前作为炎帝掌上明珠的娇贵,也勾起人们对青春生命夭折的惋惜。背后展开的蓝色双翅,将精卫化身为鸟,组合形如鸟掌的手势,像极了一个展翅高飞的大鸟,驾凌于万顷波涛之上。衔来的石子,正洒落在大海上,一颗一颗,虽然微不足道,但意志惊人。币中海浪奔腾着,咆哮着,仿佛嘲笑精卫:“小鸟儿,算了吧,你这工作就干一百万年,也休想把我填平!”而精卫平静的表情,坚毅的目光仿佛回应着:“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终将把你填平的!”
“精卫填海”刻画了英勇顽强的精卫形象,表现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不畏艰苦,奋斗不止,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虽然现代也有人用于作为贬义,暗示人们做事不要自不量力,要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能力而定。但精卫鸟坚韧不拔的精神不容置疑,这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
“精卫填海”彩银币用彩色移印的现代艺术传递了一种多姿多彩的神话氛围;高浮雕的人物渲染,令“精卫”仿佛在翩翩飞舞;构图平衡对称,充满艺术美感;现代与古典相融,现实与神话交流,营造了币面浪漫新颖的艺术美景,为欣赏、收藏纪念之精品。(供稿:福州东泉工艺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