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这个词在公元三世纪的三国时代就已出现。在公元228年的三国时期,魏国第一次在射出的箭上装上火把,当时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进攻陈仓(今陕西宝鸡东)时,魏国守将郝昭就用火箭焚烧了蜀军攻城的云梯,守住了陈仓。"火箭"一词自此出现。不过当时的火箭只是在箭头后部绑附浸满油脂的麻布等易燃物,点燃后用弓弩射至敌方,达到纵火目的的兵器。
公元969年,中国已经发明了火药(火药是在唐朝发明的)。北宋军官岳义方、冯继升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以火药为动力的飞行兵器--火箭。这种火箭由箭身和药筒组成。药筒用竹、厚纸制成,内充火药,前端封死,后端引出导火绳,点燃后,火药燃烧产生的气体向后喷出,以气体的反作用力把火箭推向前,飞行中杀伤敌兵。公元12世纪中叶,原始的火箭经过改进后,广泛地用于战争。如公元1161年宋军与金兵的“采石之战”中所使用的“霹雳炮”,其实就是一种火箭兵器。
中国古代科学家最早运用火药燃气反作用力原理创制的火箭,在当代科学精英的手中发展成为运载飞船升空的大力神。1956年,中国把开发火箭技术纳入国家十二年科学发展规划。1957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等积极倡议开展人造卫星的研究工作。1958年毛泽东同志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根据这一战略考虑,中国科学院把研制发射人造卫星列为1958年第一次重点任务,揭开了中国向太空进军的序幕。广大科技工作者奋发图强,埋头苦干,克服困难,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踏上了征服太空之路。
1960年11月5日上午9时2分28秒,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我国自行生产的第一枚运载火箭在一团烈火和巨大的轰鸣声中徐徐离开发射台,向着预定的目标飞去。9时10分5秒,弹头精确命中目标,运载火箭第一次飞行试验成功了!这是一个伟大的成就,它谱写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第一页。
1996年,为纪念币中国航天工业创建四十周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中国航天工业创建40周年”纪念银币一套。该套银币共两枚,共同正面图案为国徽、长城,并刊国名及发行年号;背面图案分别为火箭和人造卫星。
细观“火箭”背面图案,在柔和光亮的银质镜面底面中间,以浮雕,喷砂手法雕塑的一枚长长的火箭尾部燃烧着熊熊的火焰,箭头向天,直冲苍穹,它象征了我国航天事业正在突飞猛进,勇往直前;左边远处,上面有两颗卫星,它代表了我航天事业已取得的成就。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之后又陆陆续续发射了各种用途的卫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突破。币面的左下角远处又一枚运载火箭正飞往目标处;下部以浅雕,抛光手法塑造出小半个地球形,地球上以喷砂手法塑出中国的公鸡形国土,以示太空探索领域已有中国的一片天空;右边中间位置标有工整的“10”元面值;币的上部“中国航天工业创建四十周年纪念”点明主题,字体醒目。币面精美柔和,简洁而主题明确。(供稿:福州东泉工艺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