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是宋元明时期具有非常重要地位和广泛影响的著名窑口。从北宋末到金元时期,钧釉瓷器在北方地区广泛生产,遗址分布地域广大,数量众多,产量巨大,是在当时具有广泛影响的制瓷传统。其厚釉、分相釉等生产工艺对南北方的许多窑场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对铜红釉和铜红彩的有效控制,是对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一大贡献。它是北方地区古代陶瓷手工业的杰出代表。
河南省禹州市境内分布有窑址152处,绝大部分都生产钧釉瓷器,钧釉瓷器最早的生产地点,生产御用花器的钧官窑遗址都位于禹州境内,使禹州成为钧窑当之无愧的中心产区。新中国成立以来,针对钧窑的考古调查、发掘工作已开展过多次,但目前仍然有一些学术争议,亟待通过考古发掘来解决,不论是其创烧时间还是后期的生产状况,都是学界所关注的问题。闵庄窑址位于禹州市鸠山镇东北部,地处禹州、汝州、登封交界地区,属伏牛山余脉箕山山间岗地,平均海拔300米左右。附近区域蕴藏着丰富的煤、高岭土、耐火黏土、铝矾土等矿藏资源,拥有制瓷业发展的良好条件。窑址的主体部分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200米,面积约8万平方米。此窑址于1964年经调查发现,但由于与国保单位神垕钧窑的诸遗址分属不同的乡镇,并未列入任何一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历年来的农田改造和村庄的房屋建造,窑址已受到较大的破坏。2007年在修建村际公路时窑址遭到破坏,出土了许多器物,其中有一些制作精良,胎体较厚,与钧官窑的花器风格相似,与2004年在禹州发掘的制药厂遗址晚期地层的出土物相似;甚至还出土了少量花器的残件,因此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
为了进一步完善和建立对钧窑不同时期产品特点的认识及其发展序列,特别是了解明代初年钧窑的生产面貌,并探讨钧窑民窑生产和官窑生产的关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于2011年9~12月对河南省禹州市鸠山镇闵庄钧窑遗址进行了主动考古发掘。为了进行分期研究和完善钧窑的发展序列,我们在闵庄村内的四个地点布方发掘,以期获得不同时期窑业生产的资料,特别是探讨元明时期钧瓷的基本面貌,以及钧瓷民窑生产的特点。发掘共开探沟、探方17个,发掘面积565平方米,文化层一般厚2~3米,最深的地层深达7米余;清理了各类遗迹26处,其中窑炉6座、作坊2座、灰坑12个、灶3座、井2个、墙2道,出土了大量瓷器和窑具,其中完整或可复原标本数千件。取得了较重要的成果。
通过发掘和对一个小区的初步整理,我们可以总结出本次发掘的几项主要收获:
一、发现并清理了从北宋后期到明代初年的地层。从4个发掘地点的地层堆积及出土物看,闵庄窑址的生产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大的时期。第一阶段为北宋晚期,是窑场生产的滥觞期,在C、D两个地点发现了时代在北宋晚期的地层,主要以生产白瓷为主,产品种类比较单一,以碗盘类器物为主。特点是器物的釉色比较莹润,一般施两层化妆土,通体施一层薄的化妆土,少量器物还带有白釉绿彩装饰。
第二阶段为北宋末到金代早中期,是窑场生产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地层中出土了较多精美的钧釉和青釉器物。钧窑器物制作规整,造型优美,釉层较薄,釉色淡雅,匀净润泽;青釉器物一般釉质明丽,玻璃质感较强,两类器物多采用裹住支烧或裹足刮釉的装烧方法;与以往在禹州神垕刘家门窑址发掘的第一期地层出土的器物十分相似。可以说这时期是禹州境内窑业的一个发展时期,一些重要的窑场开始生产钧釉瓷器。初步观察,这一阶段器物本身还有一些变化,细致整理还可以分为前后两段。
不久,这里又开始了以白瓷为主的生产阶段,第三阶段的时代为金代后期到元代,器形单调,制作比较粗糙。特点是器物的釉层较薄,显得干涩,施釉不到底,这个时期正是神垕地区钧釉瓷器生产的发展时期,但在不远的鸠山却又开始以生产白瓷的碗盘为主。结合在其他地区的窑址同时还生产制作较为粗率的印花青瓷,说明这些不同釉色的品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不同的使用功能,因此在同一时期,不同的窑场分别生产不同种类的瓷器,在大的方面是有所分工的。
闵庄窑址真正的繁荣时期是元末到明初阶段,即本次发掘的第四阶段。产品以钧釉瓷器为主,还有少量白地黑花瓷器,部分制品质量很高。这一以考古地层为基础的发展序列的建立,完善了已有的钧瓷年代发展序列。在第四阶段可以看到制品的特征有所变化,钧釉瓷器的生产从十分粗糙,釉的流动性很强,釉色不匀;再次变得精致而规整,釉色匀净光润。将来通过细致整理,还可以将此阶段分为元代后期和明初两段。有文献明确记载钧窑在明初是用于贡御的,而禹州诸窑址明初钧瓷生产质量的重新提高,应该是大规模生产贡御瓷器的重要基础。此外,闵庄窑址的生产,在钧釉瓷的早期生产和晚期生产之间,夹有一个大规模生产化妆白瓷的时期,这对于我们研究钧窑影响的地域扩张与收缩过程,也具有启发意义。
二、大体可以判定在钧窑闵庄遗址,钧瓷的生产延续到了明初。我们在闵庄C区发现了叠压关系清晰的地层,在最晚也是最丰富的地层中,以钧瓷为主,伴随出土有白地黑花瓷片,特别是地层中还出土了少量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片,使地层的年代可以确定为明代初期。这一组地层构成的生产阶段从元代晚期直到明代初年。闵庄窑这个时期的钧釉瓷器从制作粗率变为精细规整,部分产品质量较高,器物厚重而规整,釉层较厚,匀净而光艳,还出土了一些内壁施天青釉,外壁满施紫红色釉的瓷片,与钧官窑花器的特点十分相似。
三、清理了一批重要的遗迹,包括6座窑炉,2个作坊。其中三号窑炉为半地穴式馒头窑,与北方地区其他窑址发现的砖砌馒头窑有较大不同,整体上为土洞式,仅火塘部分的挡火墙为砖建。这种土洞式或半地穴式的窑炉在以往对钧窑的调查、发掘中已有发现,但各具特点,Y3的结构也十分特别,火塘相对来说较大,由于窑门被匣钵堵死,在右侧开进风口,烟囱则比较细小,为此前北方地区未见的结构,较为特殊,从地层关系分析,这组窑炉应该是烧制早期钧釉类器物的,这种不同其他地区窑炉的结构应该是适合烧造钧釉器物的较特殊的窑炉型式。
在C区的一个不大的区域内,在相同的地层中发现了两大两小四座窑炉,表明这很可能是属于一个窑主的一组窑炉;4座窑炉的结构各不相同,显然是不同功用的窑炉,承担了不同生产阶段或烧制不同器物的功能。在附近未发现成形用的作坊,说明这个窑主是在生产中专司烧制的工序,体现出一种达到相对较高程度的分工的商品生产特点。
在A区发现了两座相连的作坊,F1和F2是一墙之隔的窑洞式作坊,禹州一带现在仍然使用窑洞式的房屋,出现窑洞式的作坊在情理之中,只是以往对钧窑的发掘中尚未发现而已,这也是填补了一项空白。在F1中还发现了不明死因的人骨架,与作坊正中的一堆石块堆积在一起,可能代表了一种由突发事件造成的非正常死亡现象,成为一个十分稀有的研究资料。
四、通过发掘,表明闵庄窑是一个典型的民窑,以往在窑址曾出土过素胎的花器瓷片,使人们认为当时钧州为官府所供的花器可能由于数量较大,是许多窑场提供素胎坯件,在钧台进行釉烧;抑或是钧台集中生产,其他窑场进行补充的生产方式。而本次发掘中发现的花器凤毛麟角,完全可以否定上述推测。闵庄窑址出土的器物,基本全部是日用类器物,陈设类钧瓷极少,但器型多样,釉色润泽,推测这里在元末明初时是重要的钧窑民窑生产地。其在一些重要的工艺技术上与钧官窑不相上下,表明当时钧州窑业生产的总体水平都是比较高的,这是钧窑进入贡御行列的基础,官窑和民窑在技术上并无差别,我们看到的差别是产品使用目的的不同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