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拟斥巨资新建六处“伪文物”
http://www.socang.com 2012-03-02 10:32 来源:新华日报
北京市文物局近日宣布,将投入巨资启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恢复工程”,拟按照原来的建筑形制在北京外城西南角楼永定门箭楼及瓮城等6个地点新建标志性建筑,恢复北京原有的“凸”字形城郭。
针对文物部门的“大手笔”,社会关注点集中在质疑上。不少评论认为,命运多舛的北京古城楼真是拆也折腾,建也折腾:拆一处,修一处,重建的还有历史意义吗?有点银子把仅剩下的老房子都看护好了,别再“维修性拆除”比啥都强。
但也有声音肯定了北京市主动恢复古城的态度,认为“想修比想都不想进步了”,但人们心中更多的是怀疑新建筑能否找回历史的感觉。
有学者公开表示:500年后,我们的后人也会把现在的北京城当做文物,并会加以说明重建标志性建筑为“仿明朝建造”。这如同历史上很多仿前朝的瓷器一样,工艺再好,也只是个“仿”。
针对舆论质疑,北京市文物局目前已在官方网站设立了“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复建工程民意调查”,广泛征求网友意见。
记者登录网站后发现,调查问卷只有两条内容,其中一条是“您如何看待以上介绍的工程”,另一条是请网友对复建工程提出“具体的意见或建议”。记者在投票后发现,与不少网络调查不同的是,投票结果显示为灰色,投票人无法查看结果。
记者在问询北京市文物局相关工作人员后得知,此次调查是北京市文物局委托一家网站发起的。据这位工作人员透露,截至2月28日中午的投票结果是:有47.1%的人支持复建或修缮,认为将“有助于恢复老北京风貌”;27.9%的人认为复建意义不大,“即便复建,也只是徒有其形”;另有25%的人认为与个人没有关系,复不复建都无所谓。至于投票结果会否最终影响决策,该工作人员表示不知情。记者随后联系北京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当记者自报家门后,都均因对方手机信号问题无法沟通。
对此,著名文物专家谢辰生认为,北京市文物局此次的重建本身不属于文物保护和恢复工程。按照文物法要求,不可移动文物已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我不反对在搞好保护的前提下,做一些标志性建筑的重建,但就文物工作而言,保护永远处于第一位。”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文物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