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拔,又称“鞋拔子”、“鞋溜子”、“鞋撑”、“鞋撬”和“鞋攀”等,是民间穿鞋时所用的一种辅助用具,穿鞋时帮助脚伸进鞋中的光滑的板状物。清代李光庭在《乡言解颐》中记载:“男子之鞋只求适足,而欲其峭紧者,则用鞋拔。拔者,提之使上也。”
鞋拔子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明代中期,甚至更早。鞋拔子的材质分很多种,如金、银、铜、象牙、牛角、骆驼骨、玛瑙等,但金银材质的相对较少,民间百姓使用的多数为黄铜做成。鞋拔子一般长12至15厘米,宽3至4厘米,中间微凹形,仿鞋跟形,向内稍有弯度。鞋拔子的形状似绽开的一片白玉兰花瓣,其上端稍小,便于手握,柄部有眼,可以悬挂,下端为扁层,正好贴于足跟,用时,脚伸入鞋中,足跟紧贴鞋拔,用力蹬入,然后将鞋拔抽出。
作为一种民间实用工具,某些鞋拔子还蕴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图案有的是十二生肖,有的是琴棋书画、花鸟虫鱼,还有的是福禄寿三星等吉祥寓意的图案。有的顶处雕刻成鹿首、佛首或是孔雀形状,寓意着吉祥如意。鞋拔子作为“提鞋的物件”,虽不与鞋的本身连为一体,但其作为民俗器物往往被衍变成一种妙趣横生的民俗工艺品,别有一番鉴赏和收藏价值。
不久前,在母亲的衣橱里偶然找到一只“鞋拔子”,这只普通的铜制鞋拔子,不禁让我回忆起母亲用它拔鞋时的情景。童年时代,家乡山区的人们都穿手工布鞋,而且都是自家做的。新布鞋会越穿越松,为了便于以后穿起来“合脚”,所以新鞋的尺寸是宜小不宜大,但没有鞋拔子是很难穿的,总是容易将鞋后帮踩折。所以,每次母亲让我试穿新布鞋时,就把鞋拔子前端插进鞋跟内侧,然后用力一提,鞋子就服服帖帖地穿上脚了。
后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胶鞋、皮鞋、运动鞋早己取代了布鞋,进入平常百姓家,从此,鞋拔子也逐步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但小小的鞋拔子,却也留存着一个时代的浓浓的家庭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