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泗浦遗址位于张家港市杨舍镇庆安村与塘桥镇滩里村交界处,北距长江约14公里,东距张家港市区约3公里。该遗址于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由南京博物院、张家港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先后两次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和钻探工作,取得了重要收获。
发掘表明,黄泗浦遗址主要是唐宋时期长江入海口南岸一个规模较大的集镇,遗址内出土了大量的瓷器、陶器、铁器等日常生活用具,尤其是瓷器的窑口相当多,来自全国各地。在遗址的西部还局部发现有西晋、南朝以及隋代的遗迹或遗物。通过勘探和发掘,遗址东部宽20多米、深3左右的古河道为唐代时期,并且向北通入古长江入海口。此外,对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考古勘探,确定了遗址的范围,总面积约120万平方米。遗址自西向东分布有三处遗迹密集区,西区位于庆安村西侧(现骏马农林公司内),中区位于庆安村中部及北侧,东区位于黄泗浦河道西岸方桥附近。
为了进一步扩大发掘成果,深入了解黄泗浦遗址的文化内涵,2011年4月~12月,南京博物院和张家港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黄泗浦遗址再次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地点主要处于遗址东区,共布探方24个,探沟3条,总发掘面积约3000平方米,发现有唐宋时期的房址、仓廒、灶坑、水井、道路等诸多重要遗迹现象,出土有大量的瓷器,以及少量的铜器、铁器等日常生活用品,而尤以瓷器种类丰富、窑口多样,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黄泗浦遗址的港口性集镇及其频繁的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本次发掘再次对2009年发现的唐代河道进行解剖,发掘位置处于09T1的东边,现黄泗浦河道的西边。发掘显示,在唐代河道废弃后,在上面建筑有宋代时期的房址,发现有保存较好的砖铺道路、部分散水、石柱础以及一处陶瓦堆积等。该处陶瓦堆积均为屋顶铺盖的板瓦,集中摆放,排列整齐规整。考虑到较好遗迹现场保留的重要性,仅对ⅠT6210和ⅠT6209两个探方的西半部进行解剖,把唐代河道清理出来。另外,在唐代河道的南边,IT6002~IT6105等8个探方内清理出较多唐代时期的建筑基址,有带回廊的长排房、单间的近方形房址、长方形房址等。这些房址均开挖有基槽,并在基槽内填较多的残砖瓦以加固墙基。有的房址的墙角处有一个较大的圆形柱础。此外,在这些房址的西边,T5504~IT5606等6个探方内,清理出一处唐代时期的仓廒。以下简要介绍唐代时期的遗迹:
F18,带回廊的长排型房址,位于IT6003、IT6103及其东扩方内,并继续向东西延伸,开口于④层下。房址坐北朝南,东西成排,至少由五间房及南侧回廊组成,揭露的房址总面积约为112.5平方米。
揭露的五间房址规格基本一致,开挖有基槽,四角均有圆形柱坑。单间房东西长约4.5米,南北宽约5米,面积约为22.5平方米;回廊长约23米,宽约2米。在回廊长基槽的内侧,与每个单间房址墙角对应处各有一个方圆形的柱础,内部夯打有若干层较纯净的灰黄土。房址上部发现有大量残砖瓦块,同时出土有较多的玉璧底瓷碗残片、开元通宝等遗物。
F20,近方形房址,残存基槽,南北长约6.4米,东西宽约7.2米。基槽内填充较多的砖瓦块,在东侧基槽内还残留一段墙基,系以两排小青砖顺基槽方向铺就。
F21,近方形房址,残存基槽,南北长约8米,东西宽约9米。同样在基槽内填充较多的砖瓦块,在基槽内残留若干段小青砖铺就的墙基。从平面位置来看,F20完全处于F21的内部,两个房址的四面基槽几乎是平行的。从F21的铺地砖压在F20的东南侧基槽之上的关系来看,F20的相对年代应早于F21,很可能是同一房址的扩建所致。
F23,仓廒类遗迹,由分布密集的磉墩组成,磉墩东西成列,南北成排,多为方形,边长约0.8米。磉墩内填灰黄土,经解剖,有若干夯层。目前揭露的磉墩南北12排,东西8列,尚向东延伸,揭露的面积已达280多平方米。从地层及出土遗物分析,该房址属唐代时期。
本次发掘,在长排房的北侧发现有较多的唐代时期的灶址,已经清理了5口灶址。有单口灶和双口灶,有圆形灶坑和椭圆形灶坑。这些灶址的灶壁均以青砖垒砌,有的灶膛还以青砖铺就。其中保存比较完整、规模比较大的是 Z7。其灶址平面呈不规则四边形,东西长约3.8米,南北宽约3.1米,深1.2米。在灶址的南侧、北侧各发现有2个、3个柱洞,与北侧中间柱洞对应的南侧中间柱洞未发现,推测为一灰沟所打破。南北两侧柱洞的发现说明,在灶址的上方原应有工棚类的建筑,或可称之为灶房。灶址主要由双口灶、操作室组成。两口灶的灶壁皆以砖块垒砌,直径1.3米。灶口朝向西,灶口处以15块青砖侧立砌就。灶膛成锅底状。灶坑内有白灰土、红烧土及草木灰等堆积,出土有唐代时期的青瓷钵、青瓷碗和“开元通宝”等器物。
此次发掘不仅发现了丰富的遗迹现象,而且遗物数量众多,出土有大量的瓷器、陶器、铁器、铜器、骨角器等遗物。其中以瓷器数量最多,窑口种类亦相当丰富。
唐代时期众多房址的发现再现了当时人们生活的场景,从建筑面积来看,F18等房址的规模较大,且分布排列有序,应该是人们事先的整体规划,具备了较大型建筑的性质。在唐代排房的西侧揭示了唐代时期大型的仓廒遗迹,应与货物储藏转运有关。大量水井的发现可能与港口的淡水补给有关。在唐代河道的南侧清理出较多的灶址,说明人口数量多,当时文化、贸易等交流活动频繁。随着发掘的深入,黄泗浦遗址作为长江入海口南岸的一个重要港口集镇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