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社科院向中西部14省市区发出“长征路线申遗”倡议,得到了中西部14省市区的积极响应。(2月5日《长江日报》)
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也要申遗,不知道这个“申遗”路要走多远?要耗费多少纳税人的钱财?
红军当年爬雪山、过草地的时候也没有想到,他们的后代现在还花钱来“申遗”,当年他们就是为了让天下的劳苦大众过上好日子。红军长征经过的14个省市区还有不少贫困地区,日前,湖南新邵县还为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而“热烈庆祝”呢!说明红军长征走过的沿途省市区还有一些像新邵这样的国家贫困县。有人认为,“长征申遗”还不如“长征扶贫”,笔者认为,对红军长征经过的地区进行适度扶贫是需要的,但关键问题是还要发扬“长征精神”,自力更生,奋发图强。
毛泽东曾经说过,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既然,我们现在常说,要发扬长征精神,就不妨学习红军的“宣传队精神”,就是对红军长征经过的省市区进行“长征精神”的宣传,同时,也对全国人民进行“长征精神”的宣传。这比起申遗要实在得多。申遗的目的就是要让后代记住“长征精神”,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在中小学生课本中读到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我们的国家能对全民进行长征精神的宣传,长征精神就能世世代代地流传下来。胡锦涛同志概括的长征精神其中就有一句——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现在我们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长征路线”纪念馆要花多少纳税人的钱,这个账不知道相关方面算过没有?面对长征精神,我们相关方面还不感到汗颜吗?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佳体现,现在我们并不差长征精神宣传的载体,而是缺少务实的精神。早在上世纪30年代,埃德加·斯诺撰写了《红星照耀中国》,还有毛主席那首著名的七律《长征》,还有我们孩子在中小学课本上读到的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红军故事,这些都是很好的教育宣传题材。我们发扬长征精神,宣传长征精神,不一定非得要申遗,如果申遗成功了,长征沿线的纪念馆建设得富丽堂皇,又能怎么样?所以,发扬长征精神不是为了“长征申遗”。
申遗的商业化、功利化色彩太浓了,这样的“申遗长征”就失去了意义,也让人笑话,我们还是实实在在地做一些长征精神的宣传工作,为红军走过的一些地区百姓办一些实事为好,这比申遗要好得多。
作者:徐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