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市场虚火出现退烧迹象
http://www.socang.com 2012-01-12 14:55 来源:东南网
2011年,新邮风起云涌,引得市民竞相排队抢购;2011年,纪念钞翻云覆雨,直教人眼神迷离难判别;2011年,红木市场渐显疲态,压力之下“抛售”频频;2011年,文交所疯狂无度,遭清理整顿之后去向成谜……
盛世玩收藏!2011年,收藏依然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不过,在经历了2010年红红火火的局面之后,进入2011年的收藏市场似乎不再那么底气十足。在银根紧缩、游资撤离的背景下,不少藏品疯狂过后最终以身价回落告终,虚火出现退烧迹象。
邮票 新邮上演“过山车”
2011年的邮市,可谓坎坷。3月冷清,6月现转机,7月再度疯狂,随后,进入了漫长的降价冷清期。在邮市的跌宕起伏中,新邮扮演的角色尤为明显。
回顾2011年,发行当初即产生明星效应的新邮还真不少:
1月5日,兔年生肖邮票公开发行;6月22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纪念邮票正式现身;9月12日,特种邮票《关公》揭开面纱;9月26日,古代名画题材邮票 《八十七神仙卷》首度亮相;10月10日,《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邮票》上市开卖……
这些新邮无一不在发行当日受到市民排队抢购的热捧,而伴随着“抢购”风潮的是邮票价格的快速飙涨。
导报记者当时了解的情形是,在发行后的短短时间内,生肖兔邮票单枚、小版、大版分别从1.2元、7.2元、24元升值到了3元、40元、68元;“建党九十周年”套票面值7.2元,市场价达到了10.5元,小型张面值6元,冲高到了16.5元;最恐怖的是《关公》,面值2.4元的套票被炒到了16元,面值6元的小型张涨到了38元,而面值24元的丝绸材质小型张四连张更是一度站到了3600元的高处,涨了整整150倍;而面值9.3元的 《八十七神仙卷》最高涨到了34.5元,“辛亥百年”套票面值2.4元,交易价最高达到了30元。
与暴涨同样令人心惊的是暴跌。以《关公》为例,到2011年年底,套票已经降到了10元之内,小型张也跌到了20元以下,几乎都是拦腰斩断,而一度冲高到了5000多元的关公四连体,更是重摔到了1000多元,缩水八成以上,其间的惨状可想而知。
钱币 大起大落步步惊心
与邮市跌宕起伏并最终进入寒冬类似,钱币市场也是风云变幻,特别是一度炙手可热的纪念钞,2011年大涨大跌。
春节刚过,纪念钞就迎来了一波热潮,引领者是龙钞。其中,春节前还是1500元的单龙钞,节后迅速升到了2200元,“双龙钞”则从节前的1万元左右蹿到了14000元。
进入3月份,奥运钞也开始价格“井喷”。春节前,这张面值10元的“绿钞”价格尚不过1800元上下,2月份就稳步上升到了2300元左右,到3月上旬,市场叫价已高达3500元。此时,一直不温不火的建国纪念钞也不甘寂寞,从约200元猛升到310元。
飘红了一段时间后,行情开始转绿。其中,奥运绿钞是代表。4月底到5月初,曾飙涨至5500元高位的奥运钞一片 “惨绿”,不到一月时间就跌到了4100元。龙钞和建国纪念钞都有10%以上的下跌。
不过,5月底,纪念钞行情再次扭转颓势,奥运钞重振雄风,重回5000元上方。单龙钞的价格稳定在了3000元-3500元之间,双龙钞则站上16000元,建国钞维持在300元以上。
在盘桓了几个月后,以奥运钞为代表的纪念钞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飙升之旅。在这波行情中,奥运钞已经突破了惊人的6000元,龙钞和建国50周年纪念钞也如出一辙,前者从2900元开始,目前的叫价已达到3650元,后者从370元涨到了420元。
9月底开始,蹿升迅猛的纪念钞又突然受挫急跌,个别品种在短时间内降了数千元。最高行情价冲到了6500元的奥运钞重回到了4300元左右;单龙钞也从最高的3650元逐渐跌落到了2000元,双龙钞从22000元降到了16000元;而建国钞则从420元跌到了300元上下。
厦门收藏界人士表示,像纪念钞这种热门题材,受资金操控的迹象比较明显,投资风险也相对比较大,如果是收藏,可以逢低买入一些,但如果是投资,则要相当谨慎。
红木 银根紧缩游资撤离
代表着高贵与传统的红木家具,曾经备受热钱追捧,但在资金紧缩的考验下,2011年年底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一股寒流。
春节过后一般是红木销售淡季,但连年红红木家具执行董事彭建楚却发现,2011年的状况不寻常。不仅生意没有冷清,而是堪比春节前的旺季。
在终端市场红火的带动下,红木木料的价格也是节节攀升。在春节后的一个月之内,普通名贵木料涨了10%,而大部分高端木料与前一年同期相比更是出现翻倍。像20公分左右的越南黄花梨,每吨已涨至四五百万元,而前一年不过是两百多万元。
进入年中,红木市场销量继续看好,但价格不再上蹿。盘整一段时期后,10月开始,在银根紧缩的背景下,非洲黄花梨、南美酸枝、非洲酸枝等市场欢迎度不高的普通名贵木料首先呈现跌势,跌幅在10%左右。
到10月底,资金压力让以温州游资为代表的热钱开始撤离,小范围 “抛售”出现。这一次波及的是高档红木木料,像大红酸枝、小叶紫檀都有10%以上的跌幅。但这只是一个前奏,到了12月份,在年底还贷的高压下,“抛售”现象更为明显,在急于寻找买主的状况下,最多的降了30%以上。原本价位在10来万元一吨的红木木料,5万-6万元就可接手。
对于未来红木的走势,一位厦门红木商分析,关键是看年后的经济形势,只要资金充裕起来,红木市场还会重新活跃,毕竟红木属于稀缺资源。
文交所 疯狂之后终遭整顿
2011年,各地掀起了一股文交所的热潮,艺术品开始披上“股票”外衣兴风作浪。深圳文交所是国内第一个艺术品份额化交易平台,但真正引起躁动的却是天津文交所。
《黄河咆啸》和《燕塞秋》是天津文交所首批上市的艺术品,1月12日面向社会公开申购。在短短2个月内,它们的交易价便从每份1元暴涨至17元左右,净投资回报率近17倍。随后推出的第二批8件艺术品,也是备受追捧,上市首日便全线涨停。
在天交所骄人业绩的刺激下,各地掀起了一股文交所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国筹备及开业的文交所超过40家。
在一片疯狂之中,文交所缺乏监管、资本操控的天生缺陷开始暴露。最让人诟病的是交易规则也是朝令夕改。提高门槛、停牌、涨跌幅度不断被缩小,随之而来的是不断跌停,大量的投资者血本无归,多年的积蓄被吞噬在一片无形的黑洞之中。
面对文交所乱象,2011年11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在清理整顿之下,一些文交所胎死腹中,一些则停牌退市,但更多的则是通过修改规则,积极向政策靠拢,以图东山再起。
年度观察
喧嚣过后逐渐回归理性
收藏市场,讲究的都是稀缺资源。但再稀缺的资源,也有自己的价格空间。
资本已经越来越多并深入地介入到了收藏市场。在资本的热捧之下,稀缺资源纷纷从“价格洼地”爬出,体现出自己独有的价值。但随着涌入资本的增多,加之市场趁机的借题炒作,不少收藏品的价格开始渐渐脱离自身的价值,从“洼地”飘到了空中,在不断的吹捧下形成了美丽的泡沫。
在新邮和纪念钞的暴涨暴跌中,游资的身影已经暴露无遗;年底红木出现的“抛售”也让人依稀看到了热钱的涌动,而在新出现的文交所内,资本的疯狂更是赤裸裸地尽情挥洒。
收藏市场的热闹,离不开资本的青睐,但收藏市场的繁荣,同样经不起资本的折腾。
2011年,虽然大多数收藏品在经历疯狂之后,遭遇了市场的寒冬,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并非市场崩塌的前奏,而是一种在涨跌较量中逐渐回归理性的必然过程。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收藏市场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