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残缺·意象·食
主办:蓝顶青艺空间
开幕时间:2011年12月17日下午3:00
展览时间:2011年12月17日—2011年12月31日
展览地点:蓝顶青艺空间
参展艺术家:潘洪雁、龚雷、张兴龙
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一文的开篇便说:“获得任何关于灵魂的确切知识,是世上最难的事之一。”这种困难在于灵魂的是否存在与样貌。苏格拉底对此的主张在于——认识者必定相似于被认识者。并强调,“当灵魂用‘身体作为知觉工具’时,它‘才被身体拖入可变的事物领域……但是,当恢复到自身时,她沉思反省,然后进入其他世界,纯粹、永恒、不朽、不变的领域’。”
不仅如此,我们始终在记忆的仓库中找寻着“被认识者”的样貌,似曾相遇与恰似梦中的混杂带来的是一种神秘,乃至我们不断的询问:是否意象本身是个意识行为?然而最困难的事情在与我们如何藉由意识来捕捉我们对象事物的感官,对于手持画笔的艺术家来讲如何用视觉图像来塑造记忆中的想象,成为其不断探寻的话题之一。在抛弃了大历史观的绘画叙事之后,本质主义走向相对主义之后,个体的身份认同变得尤为重要,特定的文化为个体的身份认同提供着文化实现的场所;在此过程中艺术家选择了强调自我心理与身体体验的自我身份认同,并以其在自我的身上烙下社会属性的烙印。
“我自己在看我自己”,拉康用“扭曲折射”来解释小汉斯·霍尔班《大使》这幅画所运用的手法,呈现着现实欲望的“凝视”与自我形成的辩证关系。来自贵阳城市零件工作室的三位年轻艺术家在成都蓝顶青年艺术村驻留期间的作品似乎不约而同地与肉体有关:龚雷描绘不同空间中的人,表情常常惊惶而沉默;潘洪雁画商品化的肉——家禽家畜,但大多数画面中都有人的肢体,暗示“生命”与“死肉”的牵系;张兴龙对写实肖像的迷恋之下有着隐秘的破坏欲,这种破坏欲表现在对毛孔、褶皱、斑点的过分写实当中。或许对他们来说,“肉”只是通道,因此没有人对肉体本身加以太多的质感描绘——即使是表面看来完全在描绘肉体的张兴龙。最让他们以及观众感兴趣的是肉体与灵魂,与画面之外空间存在的某种关系。
揭示一种关系——这种行为足以让大多数人拥有窥伺般的快感,也因此心甘情愿走入画家们布置的迷宫。龚雷在画面背景上大量使用横向运笔的排刷,空间因此延伸,画中人的情绪也获得了隐约的指向——如前所述,龚雷这一系列作品讲述的是人与空间的关系,而画家过于内敛的笔触也许表达了一个按原比例缩小的暗喻——此处的“人”是灵魂,而画面上空洞荒芜的空间才是肉体。
潘洪雁画笼子,还有竹筐,其中盛放着弥漫死亡气息的肉体——即将或已经被屠宰的禽畜。人的肢体比这些羽毛齐整的牲畜更加颓败,溃烂成一滩几乎没有骨骼、没有质量的艳粉色。如果说龚雷对人性和灵魂的态度是疑问,那么潘洪雁在这里表达的态度则是对肉体——欲望世界的抽离。
张兴龙的态度则站在肉体的反面——以对肉体高度写实的再现手法来完成。他的描绘对象多为身边的朋友、熟人,形体塑造比较有质感,体积沉实。在过分完整并令人熟识的肖像作品中表达个人观点需要很微妙的手法,张兴龙在最新系列中采用的方式是反差——以超级写实的人物面部器官与“未完成”的轮廓、发型等末端细节构成矛盾的语境。
因此严格来说,三位年轻的艺术家并未有人真正陷入对肉体的迷恋,他们在自我构建的世界中更多地体现对身处世界的反思。《左传·庄公十年》中有这样一句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此处或可借来做一回文字游戏——肉,食者鄙。依靠“肉”生存的世俗者始终世俗,正如依靠欲望生存的人类总为身外世界的细枝末节而牵系、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