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艺术研究中心成立 服务全国美术馆建设
备受各界期待的项目设计方案全球招标结果尚未揭开其神秘面纱,中国美术馆再出新消息。
12月1日,中国美术馆建筑与艺术研究中心(简称研究中心)成立并举行交流活动。中国美术馆副馆长谢小凡在活动上表示,建筑与艺术研究中心的工作围绕国家美术馆的项目而开展,将与业界建立起有效的沟通管道,服务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建设。
国家美术馆项目进入竞赛设计最后阶段
活动上,谢小凡对于备受关注的国家美术馆项目进展情况做了情况介绍。自从去年底国家美术馆项目概念性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全球征集以来,已经吸引了包括8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在内的全球顶尖知名建筑师的参加,竞争的激烈程度不言而喻。经过几轮淘汰,目前有五家的设计方案进入最后一轮的竞赛设计阶段。
谢小凡表示,国家美术馆是为中国而设计的美术馆,是未来北京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它一定不能是建筑师以前做过的方案的推销,必须要强调为“此时”、“此刻”而设计的理念,为21世纪的中国艺术,为北京城市奥林匹克中心区的公共建筑而设计。
此前网上流传的方案中标者法国建筑师让·维努尔,最后被证实只不过受邀参加了最后一轮设计。而最终方案到底花落谁家?结果预计在2012年初才能揭晓。
服务全国美术馆建设
中国美术馆建筑与艺术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美术馆建筑的设计及其专业使用。其中既包括技术议题,也包含文化和社会命题。而如何在建筑中展出艺术、艺术创作本身促进建筑创作等跨学科研究也在关注对象之中。
谢小凡说,美术馆和美术展览是西方舶来品,中国并没有这样传统,关于美术馆的各种命题都存在知识储备不足的状况,因而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尤其是建筑界和艺术界的支持。研究中心主任唐克扬表示,对于在中国建设美术馆,再有经验的建筑师都没有十分把握,希望通过广泛听取业界对于国家美术馆项目的建议,推动这个重要工程的建筑设计,并与国际建筑师进行有效沟通。
此外,中国的很多城市都有建设美术馆的计划。长远看来,研究中心能针对性地研究一些实际问题、积累一些资料,为各地建设美术馆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将研究美术馆遭遇的现代问题
研究中心的核心议题将包括四大方面。一为中国和世界“展览建筑”的安全整理和研究;二是展览建筑的类型学研究,注重视觉艺术和美术馆建筑的空间构成;第三,由于国家美术馆作为重要公共建筑的特殊地位,城市设计和管理学问题也将包含在项目的研究任务之中;最后一点则与建筑专门用途有关,涉及美术展览所覆盖的复杂的材料学和设备研究。
唐克扬表示,研究中心的近期目标主要集中于与国家美术馆工程同步展开的相关资料的收藏和整理。并且,研究中心将与相关单位合作,初步建立一个专门的研究图书馆,按照专业分类,系统地搜集各类论文、讲座资料,逐步设置实用的建材资料库。与此同时,研究中心也在考虑建立一个建筑设计图纸的收藏,设计过程中涉及的构思草图、细部设计和艺术表现的图纸都在收藏范围之内。
此外,研究中心还将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定期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当日的首场活动邀请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副所长丁垚做了“独乐寺:中国古代建筑与雕塑整体化设计的案例”的主题演讲,以引发公众对国家美术馆的中国气质进行思考。
当天的活动还吸引了不少国内建筑界众多建筑师的参加,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崔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单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刘克成、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胡越、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院长王昀、着名建筑设计师齐欣等均出席了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