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称,妙吉祥室的牌匾是清代保留下来的文物。
满族同胞多保留传统生活习惯。
曾是清代八旗兵的观音楼 街坊称其或保留广州最早满洲窗
昨日,广州市满族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金玉阶向记者透露,妙吉祥室即将重修,并向社会各界征集文物。
金玉阶呼吁,希望在广州聚居的满族同胞及社会各界,如果手头上有什么能够反映满族历史的文物、收藏品等,欢迎和协会联系,捐献出来,作为微博馆的展品,让展览馆更丰富。
据介绍,妙吉祥室征集的满族历史文物包括:跟随八旗兵入粤带着白山黑水土壤的祖宗袋、满洲窗、木观音照片、八旗兵布防图、弓箭等。
越秀区诗书街有关负责人说,今年诗书街向区申报,计划将观音楼建成一个满族的微型博物馆。目前,越秀区已经批准了。一期工程将修旧如旧,突出民族特色,主要是对外立面进行整饰,包括恢复一些具有满族特色的建筑风格,比如满洲窗,还有具有满族特色的剪纸等。也把暂时半封闭的观音堂重新开放。
“妙”字指如意吉祥
“我们这里马上要重修了”,在海珠中路闹市中,居民区旁边的妙吉祥室并不起眼,而这里的三楼就是广州市满族历史文化研究会的所在地。现会长金玉阶说,房子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见证了满族人在此落地生根历史。
“满族到广州,其实是一部八旗兵的驻防史”,金玉阶说,乾隆年间,清政府从北京调来满洲八旗兵携眷驻广州,他们就是今天广州大多数满族同胞的先人。当时还说三年一换,但是,八旗兵在此一住就是两百多年。
据满族同胞介绍,世居八旗兵后人加上后来少量迁居在广州落地生根的人,广州市户籍人口中满族人估计有七八千人。
据广州满族父老相传,八旗兵奉旨南下时,为表示对他们千里迢迢艰辛防务的关心和慰劳,乾隆皇帝亲赐西藏贡献的木雕鎏金观音坐像一尊。
当时,在今日海珠中路和惠福西路交界处有一座木阁楼,满洲八旗官兵到达广州后,把这个观音像供奉在木阁楼中,观音楼由此得名。
根据传说,观音楼只是约定俗成之名,正式名称初时叫“万善宫”,因坐落在正红旗地段,就交由该旗佐领管理,咸丰年间曾改称“万善禅院”。
为何现在叫妙吉祥室?金玉阶说,蕴含吉祥如意意思,妙指满洲,也带有如意的意思。
年近七旬的满族街坊唐婆婆说:“满洲窗还是原来的”,唐婆婆说,“我小时看到的也是这些窗户,应该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已经存在。”也有街坊说,这些就是广州现存最早的满洲窗,希望文物专家来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