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文物考古成果丰硕
http://www.socang.com   2011-11-14 13:05   来源:新疆经济报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精英们,在2011年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会上,为来自西北地区的专家学者,展示了我区考古工作的一系列新进展。这些考古领域里的新发现和进一步调查,为探索新疆古代文化,作出了贡献,也展现了我区考古界人才辈出的欣喜局面。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的编纂成功和即将出版,更是这些辛勤的工作者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本期专题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新疆文物考古工作取得新发现的喜悦。
  11月12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召开2011年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会,一天的会议,让代表们感受最深的是,今年我区文物考古成果丰硕:为配合我区“定居兴牧”水利工程,调查发掘古墓葬1200多座,出土各类文物标本千余件,许多发现,填补了区域考古空白;《2007年度高昌故城第二次发掘报告》等一批考古科研成果报告相继完成;全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整理小组,完成了普查成果集成丛书的编写;我区与美国、韩国、意大利等国家以及和中国重庆、河南、广东等省市进行了文物考古学术交流和展览……这些成果,都是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用最快的速度完成的。所有成果是最新的,也是完成起来难度较大的。
  按照惯例,这次成果汇报会面对新疆文物系统就够了,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却将其扩大到了西北范围,邀请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的专家学者们也来参会。
  自治区文物局局长盛春寿说:“学无止境,文物工作者就是要心胸开放,不要只局限在本土或本系统,要做大交流、大学术,只要致力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的事,就应该不分你我。”
  谁能想到,完成这些新成果的研究不是老专家,而是一批年轻人。他们是一项项工作的组织者、参与者,在所长王卫东稳重有序的主持下,于志勇、李文瑛、于建军、党志豪、阮秋荣、田小红、吴勇等人,在规定的时间内,用专业语言将成果和自己的观点表述得主题明确、层次清晰,显示出了学术的严谨、规范。
  宁夏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孙昌盛在听完报告会后,激动得连说了3个没想到:“没想到新疆文物考古这么有特色;没想到一年中工作量这么大,成果还这么多;没想到新疆年轻的考古力量这么强。”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院长陈洪海听了大家的发言后表示,他感觉比吃了新疆羊肉还过瘾。
  听了专家们的点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于志勇感到十分欣慰,他说,一个成熟的文物考古专家,不仅要学会科学调查、考古发掘和研究,还应该是制作ppt的高手,能用熟练的专业语言展示学术成果。这种展示,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有独立的思考。今天的汇报会,就是每位年轻人认识自己、检验自己的一次机会。
  通过这次的展示,我们看到,一批年轻的文物考古专家学者和工作者,通过一年的野外、资料整理和学术研究等方面的锻炼,学术能力得到了迅速成长,他们将以开阔的胸怀,吸收各类信息,成为今后我区文物考古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新发现古代岩画249处
  根据我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调查资料结果显示,我区目前共有古代岩画472处,其中新发现249处。
  据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文瑛介绍,这些新发现的古代岩画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南麓及天山地区,昆仑山北麓也有少量发现,这些岩画受到了北方草原岩画文化的影响,其制作方式主要采取线刻、点凿、凹磨等手法,在阿尔泰山前石棚岩洞里,还有少量用赭石等绘在石面的绘画,也是古代岩画的组成部分,是欧亚山地草原岩画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文瑛认为,从这些古代岩画的制作技术、内容和特征上看,年代最早的岩画是距今3000—4000年左右的青铜时代,晚者距今2000年—3000年左右的早期铁器时代,部分岩画还可能晚到汉代及其后的历史时期。同时,不同的山系和区域,古代岩画的文化特征也不同,其具体时代、类型、文化和族属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她说,岩画是西域历史考古研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这些新发现的岩画,在揭示我区游牧文化内涵、探索山地居民信仰与宗教方面的研究价值无可取代。
  发现古墓葬4555处
  通过我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我区目前共发现古墓葬4555处,单个墓葬近15万座。
  据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文瑛介绍,这些古墓葬主要集中在北疆地区的伊犁河谷、博尔塔拉河流域、阿尔泰山南麓以及整个天山北麓、天山南麓。从未经发掘墓葬的地表特征看,这些墓葬除了较少的宋元至明清时期的伊斯兰麻札外,大多数属于汉代之前,还有部分属于汉及汉以后的历史时期。
  她认为,不同时期和地域的古墓葬,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在北方草原地区,一些高大如小山丘的巨冢,可能是绿洲和游牧国家上层统治者或贵族的陵墓。汉唐时期的墓葬,内涵比较丰富,从出土文物可以充分反映出丝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北疆草原地区,发现有墓前排列石人和立石的墓,被认为和突厥人在这一区域活动有关。
  据了解,古墓葬在新疆的不可移动文物中,历来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次发现古墓葬,对今后全面深入探索新疆古代文化,奠定了一个重要基础。
  古代城址汉唐时期最多
  据我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区共有古代城址370处。其中,汉唐时期的数量最多,有255座。
  据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闫雪梅介绍,这些汉唐时期的古代城址分布以阿克苏地区为中心,巴州和昌吉地区也有。大部分是长方形,也有椭圆形和其他不规则形状,普遍有角楼、马面、瓮城,有的在城外还有护城壕,属于二重城、三重城,布局多样。城垣有土坯砌筑、泥(石)块垒砌、柳枝错层间筑、土坯混合砌筑等多种结构。其城址建筑风格受中原地区影响明显,特别是一些较大规模的城址内,比如高昌故城、交河故城、龟兹古城等,可以看到中原风格,反映出中原王朝统一西域后,中原工匠、士卒仿照中原风格建造的这些城址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她还说,目前新疆境内古代城址大致可分为汉代以前、汉唐、宋元、明清四个阶段,是新疆古代绿洲城邦文明、草原行国文明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考古价值。而汉唐时期的古代城址数量多,充分反映了当时西域政治和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以及与中原文化的交流融合,对研究新疆历史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现实意义及价值。
  最大规模文物考古新成果通览式著作将出版
  我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文物考古新成果的通览式著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目前编纂工作已完成。
  11月12日,2011年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会上,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文瑛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这套丛书编纂的情况。她说,我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野外实地调整查工作于2009年结束后,面对上万份野外照片、图纸、各种文字记录、数据表格、其他类型的信息资料,自治区文物局迅速组织业务骨干,成立了 “三普”资料整理小组,在时间紧、任务重、人力少的情况下,克服各种困难,按照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其他六大类文物,编写成了内部资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汇编》,为全疆各县市文物保护提供了完整、准确的资料。
  这套丛书的特色是文物考古资料全面、内容广泛,信息量非常大,既考虑到学术历史,又注意吸收学术新成果。可以说,它既是一套为研究者提供基础材料的资料汇编,又具有学术前沿性,是反映新世纪以来我区文物考古新成果的通览式著作,为今后我区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入研究、保护和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将引起国内外相关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据悉,这套丛书近期将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普查队员正在调查位于哈密地区的一处碑刻。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文物考古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中国馆将变身中华艺术宫(图) 中国馆将变身中华艺术宫(图) 沃霍尔作品认证问题再掀波澜(图) 沃霍尔作品认证问题再掀波澜(图) 文交所到底该何去何从?(图) 文交所到底该何去何从?(图) 第十四届(2011)西湖艺术博览会在杭州开幕(图) 第十四届(2011)西湖艺术博览会在杭州开幕(图) 世界最大艺术节将在伦敦奥运期间上演 世界最大艺术节将在伦敦奥运期间上演 纪录片大师拍文革被指撒谎 纪录片大师拍文革被指撒谎 周恩来:莫拍红色中国(图) 虚怀斋藏中国书画专场三度亮相保利秋拍(图) 虚怀斋藏中国书画专场三度亮相保利秋拍(图) 唐代镶绿松石螺钿鹦鹉纹铜镜赏析(图) 唐代镶绿松石螺钿鹦鹉纹铜镜赏析(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