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孔庙十三经和进士题名碑开放(图)
http://www.socang.com   2011-11-01 10:00   来源:北京日报

孔庙十三经石碑修缮工程近日完工,新建的展厅宽敞明亮。

  孔庙十三经和进士题名碑“新家”装修后,今天正式开放。原本破旧的进士题名碑遮雨棚被防火的新棚替代;康熙御笔大学碑也以“正脸”示人;国子监院内的189块十三经石碑每块都配了专用冷光源射灯,打亮正脸儿。

  市文物部门透露,最快明年内,包括这些石碑在内的孔庙国子监博物馆所藏的400余块石碑,将集体“上网”,实现碑文数字化。届时,世界各地的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细品这些文物精品。

  198块进士碑住进阻燃棚

  孔庙国子监博物馆里,存放着400余块历代石碑,其中最聚人气儿的当属进士题名碑林。这198块进士题名碑立于孔庙院内的石碑中,有元代3块、明代77块、清代118块,记录了51246名进士的姓名和籍贯等信息。几乎每一位游客都要在碑林中寻找历史上有名之士的名字,如于谦之名在西侧后一排;袁崇焕之名在东侧东数第三碑;林则徐之名在西侧后二排西数第三碑。

  “以前也有遮雨棚为石碑遮遮尘,但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当时使用的材料均为非阻燃品,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孔庙国子监博物馆有关负责人透露,此次修缮工程拆除了原有棚架,梳理了地下埋藏管线,重新搭建了防火阻燃的新棚子。“所有钢材至少刷了三遍防火漆。”

  大学碑搬家“脸”朝外

  与进士题名碑齐名的,当属“十三经碑林石刻”,共计189块,再加上“大学碑”共190块。这些碑刻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是我国惟一完整的十三经石刻。原本它们都位于国子监六堂内,1956年“搬迁”到国子监与孔庙间的筑室内。后因国子监改为首都图书馆,因此碑林立于此处至今。

  如今,曾经昏暗的筑室换了新颜,石碑首次住进了恒温、恒湿、声控冷光源封闭的屋子。亮堂的展厅内,几乎每一块石碑都对应有一盏射灯,屋顶也改为传统藻井样式。“十三经的保护棚外还专门装饰了一座古色古香的歇山门,使整体环境更加协调。”

  在展厅最北侧,大学碑首次“归队”。原本,这块数十吨重的石碑位于十三经展厅外,刻满字迹的一面朝里摆放,无缘与观众见面。此次为了更好地展示并保护这件大家伙,工作人员耗时一周时间,才将大石碑挪了2.5米,刻满字迹门面也首次朝外,方便观众参观。

  模糊碑文明年网上补全

  虽然搬了家,洗了脸。然而记者观察发现,由于年代久远,不少石碑表面文字已经模糊不清,甚至有些字迹因游客抚摸次数过多已脱落。

  未来,这些遗憾将得到弥补。博物馆将采用电子播放和触摸显示屏的方式,实现所有碑文的数字化,并将模糊碑文网上补全,方便观众查阅学习。

  “馆里已经专门安排两名工作人员,开始根据现存碑文,对比历史文献,整理抄录碑文。预计实现碑文数字化大约需要三个月时间,目前初步方案已经制定完毕,正等待审批。”孔庙国子监有关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北京孔庙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共和国首席画师刘宇一17年三画《良宵》(图) 共和国首席画师刘宇一17年三画《良宵》(图) “收藏家翡翠课程”——让您远离欺骗购好翠(图) “收藏家翡翠课程”——让您远离欺骗购好翠(图) 北京匡时首推日本茶道具专场(图) 北京匡时首推日本茶道具专场(图) 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 Vs 台北故宫(图) 书法道 书法道 道书法 王冬龄书法大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日本画册上的“辛亥革命”什么样?(图) 日本画册上的“辛亥革命”什么样?(图) 北京保利2011秋拍再推欧洲私人藏经典油画专场(图) 北京保利2011秋拍再推欧洲私人藏经典油画专场(图) 油画精品看诚轩秋拍(图) 油画精品看诚轩秋拍(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