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市渐热小心赝品
http://www.socang.com 2011-10-31 14:09 来源:中国证券网
邮市在沉寂多年以后,又迎来了一波以JT票为代表的“老邮”崛起的行情。集邮40多年的沈志君告诉记者,“发行量决定了邮品的价值,‘老邮’受热捧说明市场回归理性。”
“猴票”:交易活跃容易变现
经历过邮市跌宕起伏的人都看好“猴票”,其抗跌能力是一个传奇——“猴票”2008年2500元一枚;2009年4000元一枚;2010年8000元一枚,日前整版“庚申猴”在香港拍卖市场以149.5万港元成交,而现在这枚8分面值的“猴票”已售价1.3万元。“‘猴票’又称庚申猴、金猴,是1980年发行的首枚生肖邮票,大红底色,图案是黄永玉绘制的‘金猴’。80年开始发行第一枚‘猴票’时,关注的人不多,很容易买得到。因为“文革”期间集邮中断了,那时集邮的人很少。我路过邮局顺便买了一枚四方联,随后‘猴票’的价格一路上涨,81年,也就是一年以后猴票就涨到了一枚72元。我有几个圈内的朋友向我讨要,于是我自己留下了一枚,其余都给了朋友。”沈志君说。
“猴票”交易活跃且很容易变现,其市场潜力远远大于其他生肖票。沈志君说:“关键还是要看发行量,其他生肖票发行量太大了。而‘猴票’的发行量到底有多少也一直众说纷纭,官方说法是430万枚,民间说法是422万枚。”
“猴票”的升值潜力也吸引了造假者的介入。沈志君说:“假‘猴票’是邮市的‘地雷’。辨别‘猴票’要看纸张和颜色,真票在紫光灯下呈白色有反光,假票则不反光,呈暗灰色。还要看金粉的色泽,真票金色更亮。此外是油墨的深浅和背胶,当年‘猴票’使用的红色油墨是从国外进口的,和现在的造假油墨差别很大。齿孔也是辨别真假的关键,真票齿孔边缘很整齐,而假票的齿孔边缘则不规则。当然辨别假票不是三言两语的活儿,而且理论在实际运用中很难行之有效,关键还是要有实践,要接触真票,才能打击假票。没有眼力的还是请专家帮忙吧。”
“梅兰芳”小型张:一票难求
自2006年以来,老纪特与JT票呈现逐渐走高的态势,特别是老纪特小型张。其中3元面值的“梅兰芳”小型张不仅是公认的珍邮,更是价值投资的典范,目前市场价格已涨到了20多万元。
集邮40多年的沈志君认为拥有一张“梅兰芳”小型张是集邮者的荣耀。“我从来没有见到过市场上有人出售‘梅兰芳’小型张,绝对是一票难求。品相好的集中在那些资深集邮家手中,不会轻易出手,即便是有瑕疵的盖销、信销票也很难在市面上见到。‘梅兰芳’小型张2万枚的发行量本来就少,再加上之后历经十年文革,使其存世量锐减。目前品相极佳的小型张很难寻觅,只有几千张而已,而与之相对应的却是需求量越来越大。正因为‘梅兰芳’小型张是国内外集邮者可遇而不可求的珍品,所以也出现了赝品。比如造假者把宣传品上的图案裁剪下来加工后出售,或者直接复印等。不过真品印刷精美,而赝品图案和文字较粗糙,与真品差异较大。”沈志君说。
沈志君认为这一轮邮市行情是“老邮”价格上涨带动的。“在邮市猴票交易比较活跃,价格波动也较大。‘梅兰芳’小型张虽然价格上涨较大,但大幅回落的概率不大,比如品相好的第二套3元人民币,市场价格是6万至7万元,第二套人民币可以卖到25万元。我们知道,第二套人民币的存世量比‘梅兰芳’小型张要大得多。”
“梅兰芳”小型张1962年发行,邮票图案选自《贵妃醉酒》。正好也是这一年,年仅12岁的沈志君也迷上了邮票,从那时起他几乎把中国各时期的经典邮票都收集起来保存到了现在。“不过那时流行收藏信销票,即便有人买到了新票也会拿到邮局盖上邮戳。多数信销票从信封上撕下来时品相就已经被破坏了,而国际市场也不认可信销票的市场价值。”上世纪80年代后期沈志君对新邮票收藏开始谨慎了,“因为那时新邮发行量太大了,市场波动也很大。”
文革邮票:赝品重灾区
作为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文革邮票可谓涨势喜人。“文革题材邮票素来是拍卖市场的宠儿。之前一套带厂铭的四方连‘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在香港拍卖市场曾以667万港元成交。文革题材邮票的投资价值毋庸置疑,虽然文革邮票发行量惊人,动辄上亿枚,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集邮的人很少,信件对其的消耗量巨大,再加上损毁的,所以真正能完好保存下来的少之又少。而且文革邮票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再加上这一时期集邮活动的空白,导致很多资深藏家唯独缺失了文革票,为了保证收藏的连续性,他们会千方百计收集文革邮票,所以文革邮票未来的升值空间依然很大。”沈志君说。
文革邮票也是赝品的重灾区,而且造假水平堪称日新月异、以假乱真。“文革邮票的假票太多了,甚至有国外高仿真伪品流入国内,有些专家也会走眼。”沈志君说:“没见过真票,就没法辨别假票。现在市面上的经典老票不多,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曾在邮市上见到过有人出售一枚信销票《全国山河一片红》,当时售价7200元,但是撕得太薄,品相不好。《全国山河一片红》存世量仅有100多枚,很珍贵。好邮票不能见光不能拍照,强光会影响其鲜艳度,所以藏家一般不会轻易拿出来示人。”
存世量决定邮品的市场表现
今年的行情是以JT票为代表的“老邮”崛起带动的,同时“新邮”“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关公”等也遭遇资金炒作,价格暴涨。沈志君认为,“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发行量大,而且时间、事件性的限制决定了其长期投资的价值不明显。“各时期发行的邮品,其市场表现会有所不同,存世量决定邮品的市场价值。目前市场热捧‘老邮’是因为其存量少、升值稳定。邮票是国家的名片,而且不同时期的邮票反映了浓郁的时代特色,‘老邮’发行较少,信件损耗大;而‘新邮’除了发行量大以外,其使用价值也越来越小,这也影响了其收藏潜力。不过,80年到88年的邮票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89年以后,由于发行量剧增,影响了其市场价值,不过可以关注古典文学、书法、文物题材的邮票。”沈志君说。
沈志君认为再版会影响邮品的市场表现,“上世纪50、60年代的纪特票的市场需求很大,但值得关注的是,部分早期邮票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存在再版现象,比如1951年的‘太平天国’和‘保卫世界和平’等。再版邮票存世量大,其市场价值与原版价格存在较大落差。在国际市场,模板会在邮票发行后的几天到几个月之内销毁,几乎不存在再版现象。”
时下,实寄封因为其特有的考古价值也受到了市场的关注。沈志君说:“实寄封价格涨幅较大的有民国票,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邮票,以及文革邮票,还有早期的JT实寄封。实寄封具有历史价值、文物价值、考古价值,邮政史价值,深受资深藏家的喜爱。收藏实寄封关键要看邮戳是否清晰规范,邮票是否完好,信封是否具有时代线索。”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邮市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