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钓鱼》
《双禽》
蓝天野
1987年,蓝天野正式离休。从那以后,除了话剧《茶馆》外,他几乎不参演其他剧目。同大多数老演员不同,蓝天野“比较彻底”地离开了他的演艺事业,不导、不演也不看了。进入上世纪90年代,蓝天野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绘画创作上,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拾,不仅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多次个展、联展,还得到了很多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
作为导演和演员,蓝天野是优秀的;身为画家,他同样是出色的。
第一次个展
源于一个玩笑
上世纪90年代初,看完一个画展后,蓝天野同几个文艺界的朋友开玩笑说:“以后如果我办个人画展你们可要帮忙啊!”这样一句玩笑话说出后,大家却当了真,便一再鼓动蓝天野办画展。尽管是学美术专业出身,还曾师从于李苦禅、许麟庐两位大师,但在演艺界这些年,蓝天野却没有将主要精力用在绘画上,只在闲暇之余才拿起画笔。突然说要办画展,他心里还真没底。
但在朋友们的鼓励和支持下,蓝天野竟然真的将举办个人画展作为3年后的一个目标,以此督促自己。从那以后,便将大部分精力用在了绘画创作上。
因为大写意作品的题材比较容易雷同,因此从选景、选题材,到内容构思,蓝天野下了相当大的功夫。在创作上,他不甘心于一般的、常见的题材,不想按照一个套路画,总想要有一些新的东西。比如大写意作品中常见的鹭类,多以“白鹭”入画。但蓝天野通过细心观察,在一次去武夷山写生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叫做“牛背鹭”的鸟,便将它画了下来,内容就是一头水牛,背上落着一只牛背鹭,既生动又少见。
言出必行。经过3年紧张的筹备,1996年8月,蓝天野真的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了第一次个人展览。展览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
绘画与演戏
相同与不同
在采访的过程中,尽管聊的是“画”,可蓝天野总是不自觉地将绘画同演戏联系在一起。“那时,我住在史家胡同,离美术馆非常近,那几年的所有展览我都看过。同戏剧一样,画展也是有好与坏。好的作品研究它好在哪里,不好的作品也要研究,研究它为什么不好。而不是看完就完了。无论是演戏还是绘画,艺术创作都离不开思考。”
蓝天野总对年轻演员说:“创作不是从一个角色开始的,而是从你决定当演员的那天开始的。要不断积累想法和素材,也许有些角色一辈子都没机会去演,但也要时刻酝酿着。”他将这样的精神同样用在了绘画事业上。
但与演戏不同的是,中国绘画是讲究“幼功”的,很多基本功要从小练起。蓝天野说:“我虽然拜了李苦禅和许麟庐两位大师学画,但那时我已是30多岁,我深知自己笔墨功力有限,不可能超越两位老师。但我可以继续练习,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画,要达到自己能力所能达到的极致。当自己能达到的时候却因为一时的随意与怠慢,而没有尽力,这是种遗憾。我希望这样的遗憾越少越好。”
生命不息
创作不止
蓝天野笑称自己是个随意性强的人,好说实话,经常“口无遮拦”,虽然脾气不好,但人缘还可以。
今年9月,84岁的蓝天野第三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画展的开幕式是多年来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最热闹的一次,几百位来自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前来观展。蓝天野说:“其中有几位比我年长的朋友,我尽管送去了邀请函,却一再让大家别来,毕竟都年事已高,但他们还是来了,有坐着轮椅的,有刚下飞机的,还有推掉了其他重要活动的。看到大家我很感动。今年是我的本命年,"八零后"的我不信命,我信情。”
说起这次画展,也是年初才决定办的,因此筹备起来非常紧张。大大小小的事情也都要蓝天野亲自处理,工作状态中的他,根本不像已进入耄耄之年的老人。
更令人惊讶的是,今年,在“人艺”的一再邀请下,蓝天野竟然重返舞台,出演早在1984年曾由他导演的话剧《家》。这是集合了老中青少四代演员的一部戏,可谓“四世同堂”。
“我最后一次上舞台也是19年前的事了。这次"人艺"让我出演《家》,我真的没想到。从接到邀请到最后接受邀请,我经过了思想斗争和反复考虑。自己毕竟离开舞台这么久了,这么多场戏是否还能演下来?但"人艺"希望我演。一直以来,领导班子对老艺术家们都很尊重,照顾得也很周到。现在,人家就这么点要求,我不能不答应啊!”蓝天野一方面实在不好拒绝,另一方面也想创作一个新的角色这是他几十年来演的第一个反面角色,因此就接下了这个“重任”。
拍戏加上筹备画展,2011年对于蓝天野来说是忙碌紧张的一年,对他的身体、精力和能力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目前,《家》已成功演出十余场,而蓝天野的第三次个展也圆满落幕,不禁让人对这位老艺术家心生敬佩。
生命不息,创作不止。蓝天野的艺术之路还有很长很长……
蓝天野
1927年生于河北。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书画家、奇石收藏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专职导演兼演员(已离休)、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艺术委员会委员。主演过《茶馆》、《王昭君》、《蔡文姬》等七十余部话剧。
曾向李苦禅和许麟庐两位大师潜心学画。上世纪90年代以后,全身心投入中国画的创作,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过多次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