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广元市城北、嘉陵江东岸的千佛崖,是古蜀道上的重要摩崖造像遗迹、四川规模最为宏伟的石窟群、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佛崖始凿于北魏晚期,初、盛唐时期造像最为兴盛。千佛崖全长近400米,最高处距地面45米,佛龛层叠分布,密如蜂巢,现存造像1200余龛,7000余尊。
汶川大地震前,由于108国道从千佛崖面前经过,汽车产生的震动、尾气,扬起的灰尘给千佛崖的石刻摩崖造像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同时,千佛崖周边乱搭乱建严重,污水、垃圾乱排乱倒,整个环境非常糟糕。
震后,广元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千佛崖文物保护作为灾后重建的重点工程,规划投资近3.9亿元,相继实施千佛崖前108国道改线工程、拆迁保护区范围内的部分违章修建的城乡居民住房、改造保护区内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沿线风貌、文物本体病害治理和建设保护性建筑等工程项目。截至目前,千佛崖前108国道改线工程,景区停车场、护岸和排污设施建设等工程项目已完成。在千佛崖文物面前行车多年的108国道终于改道而行,千佛崖文物得到初步的保护。
12日开工的千佛崖石窟保护工程,主要是对千佛崖摩崖石刻造像进行整体修复和保护,主要内容包括山体排水沟修建、危岩加固、重点龛窟修复和大云寺等遗迹的修复。一期工程可恢复千佛崖原本面貌,修复后游客只能站在石崖下面参观,不可近距离接触龛窟和佛像。二期工程计划将在龛窟外用可逆的轻质材料修建一个45米高的“玻璃罩”,为龛窟“遮风避雨”,从而使文物延年益寿,“玻璃罩”方案还有待国家文物局的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