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巫山龙骨坡遗址种种谜团,有望在4年内破解。近日,国内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专家学者11人,在国家文物局组织下来到巫山,并在当地政府和文物部门配合下,对龙骨坡遗址进行实地勘察,举行了发掘研讨会。此举标志着龙骨坡遗址第四次发掘工作全面展开。
从“巫山人”遗址发现的带牙齿的牙床化石。
据了解,龙骨坡“巫山人”遗址位于巫山县庙宇镇,历经了1985年至2006年的3次发掘。龙骨坡出土的204万年前“巫山人”在国内外古人类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从市文物部门了解到,1985年,考古工作者在龙骨坡发掘出一段带有2颗臼齿的残破直立人左侧下颌骨化石,以及一些有人工加工痕迹的骨片;1986年再次发掘出3枚门齿和一段带有2个牙齿的下牙床化石。
经国内外学者研究,龙骨坡遗址出土的遗物代表了一种直立人的新亚种,后被定名为“直立人巫山亚种”(Home erectus wushanensis),一般称之为“巫山人”,距今约201~204万年。
但是,由于下颌骨化石比较残破,对其分类在学术界有分歧,也有学者认为,发现的石器只有两件,数量少,有待今后发现更多的材料。
在一些专家的质疑声中,1997年至1999年,黄万波研究员等第二次来到龙骨坡。这次除发现了更多的动物化石外,又发现了20余件以石灰岩为原料打制的大型石器。
2003年至2006年,中法联合考察队在龙骨坡进行了第三次发掘,除发现重要的巨猿等哺乳动物化石外,还发现了数百件以变质灰岩为主的石器。
在近日举行的研讨会上,黄万波就龙骨坡遗址的几次发掘情况作了专题介绍,为第四次发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和宝贵的工作建议。
“龙骨坡遗址是极具挑战性的遗址,第四次发掘尤其令人期待。”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高星说,此次研讨会意在组成强大科研队伍,制定完善的近期和长期规划,力争寻找更多的物证,寻找到“巫山人”的新材料,对“巫山人”的生物学分类地位提供更详实的科学依据。”
黄万波对透露,进行龙骨坡的第四次发掘,主要期望解决两大问题:一个是希望能找到人化石。业界有专家认为龙骨坡现在的人化石材料太少,而猿化石较多,所以引起了人猿之争。“通过这次发掘,如果再找到几颗牙,或半个头,或找个完整的下颚骨,那就能解开龙骨坡最后之谜了。”
黄万波表示,此行第二个目的,就是龙骨坡作为国家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能光是搞科研,还要搞普及,要向广大社会群众开放。让更多重庆人民分享到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
据悉,第四次发掘将持续到2015年。对于整个发掘过程,也将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