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毕加索中国大展的展品贯穿了毕加索一生中各个主要的创作时期。此次展览的作品包括《坐在红色座椅上的女人》
毕加索《朵拉·玛尔画像》
早报记者 徐佳和
上海世博园中国馆的斗拱下,古老的东方建筑元素将与现代西方立体主义绘画相遇。
早报记者昨日获悉,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深远的艺术家、立体主义创始人巴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的62幅真迹将于10月在上海世博园中国馆展出。
此次展出的毕加索作品,包括48幅油画、7幅版画和7座雕塑,共计62件真品,另外还有50幅摄影,涵盖了毕加索艺术生涯中5个最重要时期。据保守估计,其总价值高达60亿元人民币。此番世界巡展也是这些毕加索作品首次离开所藏的巴黎国立毕加索美术馆。在上海世博园的展览将持续3个月直到明年1月结束。
毕加索是一位高产的画家,一生创作了近37000件作品。终其一生,他都在不断尝试艺术手法的变化和探索,尝试不断突破自我。从印象派、后期印象派到野兽派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其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从具象到抽象,来来去去,唯一不变的只有自由。但是,在不断变化的风格中,毕加索又能始终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
2011年毕加索中国大展的展品贯穿了毕加索一生中各个主要的创作时期:蓝色时期、粉色时期、立体主义时期、蜕变时期……《赤脚姑娘》、《坐在红色座椅上的女人》等经典名作赫然在列,前者更是毕加索一直留在身边的钟爱之作。即将来沪展出的62幅大师作品包括大量自传性质的作品,和毕加索人生经历的起伏息息相关,具有特殊的私密性。这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艺术呈现。
此前,毕加索的画作曾在国内进行过两次展出,但多数展品均为版画,与此次毕加索绘画大展的豪华阵容相比,其艺术价值显然有所不及。
在毕加索的创作生涯里,1900年之前,可谓毕加索的童年时期。1900年至1904年,谓之蓝色时期。在这个阶段,毕加索第一次形成自己的风格。1904至1906年,是毕加索创作的玫瑰红时期,“柔和的粉红色调开始渗透到他的画布上的单一蓝色中去。”
1907至1916年,毕加索进入了立体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的创作特点是,“不去描绘客观物体的外表形态,而是把客观物体引入绘画,从而将表现具象的物体本身和表现抽象的结构形态综合起来。”1917年至20世纪20年代中期,谓之新古典主义时期。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是毕加索创作的超现实主义时期,其创作特点是将生与死、梦境与现实统一起来,具有神秘、恐怖、怪诞的气氛,这时期的作品包括《雕塑家》等。其后,毕加索还经历了蜕变时期和田园时期。
在刚刚结束的毕加索绘画台湾地区巡展中,应邀出席的嘉宾包括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巴黎国立毕加索美术馆馆长等。此次2011年毕加索中国大展由巴黎国立毕加索美术馆与中国天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