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名人信札作为一种特殊的书写形式,其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已得到了藏家的关注,收藏名人信札已成为一种时尚,在国内大小书画拍卖会上,名人信札的价格也在不断攀升。
笔者珍藏了一套上海书法家高式熊的父亲高振霄上世纪初书写的毛笔信札,共有17通、45页,这批信札同一上款,都是写给陆军中将刘邦骥的书信,颇有欣赏价值与收藏价值。
高振霄(1876-1956年)字云麓,号闲云,又号顽头陀,晚号洞天真逸。浙江鄞县人。光绪二十八年壬寅举人,三十年甲辰进士,入翰林,官编修。他痛恨旧社会的官场腐败,曾拒绝袁世凯、段祺瑞、汪精卫等人高官厚禄的引诱,信奉清清白白做人。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执教大庠,并以余暇鬻书画,颜所居“云在堂”。新中国成立之初,由时任上海市长陈毅亲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文史馆是人材荟萃的地方,一代大师丰子恺、吴湖帆、朱屺瞻等,生前都是文史馆馆员。高振霄被聘后,结束了无业生涯,从此也找到了人生的归宿。
这套高振霄写给骧逵(即刘邦骥)的信札,是上世纪初两人的私人通信。刘邦骥(1868-1930),湖北汉川人,陆军中将。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入两湖书院第一期,1898年被湖广总督张之洞选派赴日留学。1902年毕业回国,同年考中恩科举人。后赴湖南、浙江、北京等地任职,1923年晋授陆军中将。高振霄与刘邦骥相识较早,两人常有交往。这批信札就是刘邦骥在浙江等地任职时,高振霄写给他的。信札涉及内容都为一些生活、学业之事,偶有赋诗作词、谈今论古之内容。信札的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高振霄的学养、精神、气质和功力。因书写的时间不一,故书法风貌也有不同,从书法的笔墨运用、章法布局,都能感受到他用笔上的自然流畅,达到了无法中有法,无我中有我的艺术境界,信札中,行楷写得用笔稳健、挺秀峭拔,行书顿挫奔放、筋骨峻峭,行草信札跌宕生姿、笔意酣畅。方寸之间能小中见大,使我们感受到高振霄扎实的书法功力。
高振霄能达到如此境界与他的治学一丝不苟、孜孜不倦是分不开的,他每天坚持阅读《史记》《三国志》和《前后汉书》等史书,书写治学日记——《静远斋高氏日钞》,每日一篇,从不中辍,共计237册,还著《史发微》等书。书法酷碑帖,先后临写《张猛龙碑》《郑文公碑》《礼器碑》《张迁碑》等五百余通,还坚持临写《石鼓文》等,临本达3000本之多。从他的这批信札中,不难发现书法用笔中无处不有碑的姿韵。2005年中国时代出版社出版了一册《高振霄临礼器碑》,从中可窥见他写碑之功力。
当今社会,学书者都有急功近利的心态,注重的是表面上的书法技巧。一幅书法作品,虽有娴熟的技法,但如果没有学问修养作底蕴,也就是自古常说的字外功夫,哪怕你毛笔运用再得心应手,到头来也只不过是个写字匠而已。高振霄的书法不能说是一流大家,但他在晚清时期中过进士,一辈子写碑读书,其笔法精实雄强,气息紧峭古雅,有着浓厚的书卷气和审美情趣,这对我们学书者是一个启迪。
随着时光的推移,高振霄的书法艺术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现今各地书画拍卖会上常能见到高振霄的书法作品,形式一般为扇面、对联和条幅居多,同一上款的系列信札,在拍卖会上还未遇见,这更增加了我拥有这册信札的高兴劲儿。世上的好东西太多了,哪能都得以拥有呢?就是高振霄的书法不知多少人想见而见不到呢!我能拥有他一册,亦该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