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种色彩想象清华大学,最喜欢用的是白色,纯银之白,没有任何的杂质,且有一种厚重,一种明净,一种深远。最新问世的“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银币,给我们的,就是这样一种视觉印象。
同样的主题,1/4盎司金币的背图,是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校庆标志图形。这是立在高屋之上,对清华百年历史概括性的总结与描述。1盎司银币的背图,设计思路完全相反,它从细处入手,立体再现清华校园地标建筑――二校门,由小及大,折射出清华百年的辉煌与灿烂。
现在的清华大学,东南西北有多个校门,但在宣统元年(1909)初建时,二校门才是最原始最正宗的清华学堂的大门。当时的清华学堂,由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建立,初衷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由此,位于校园核心轴区的中轴线上的大门,为古典西洋砖石结构建筑,既庄严而雄伟,又时尚而新潮。尽管是百年前的建筑作品,但其设计元素,依然体现了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所包含的“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理念。清华学堂大门建成,也成为界定与划分清华学堂内外区域的标志性景观。百年之后,“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银币,用没有任何异色的纯银材质华丽再现,也向世人讲述清华过去百年的辉煌,又向世人延展清华未来百年的远景。
1912年民国建立,清华学堂变更为清华学校。1925年质的飞跃,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4年制大学生,同时开设国学研究院。1928年改为国立清华大学,拥有文、法、理、工等院系,成为国内一流品牌大学。清华大学初期发展,虽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同时重视中华文化的研究。陈寅恪、赵元任等国学研究院导师,形成了著名“清华学派”,光耀西山,培养出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大师。
大门是学校的脸面,又能给人最直接最客观的印象。对于一所百所老校,大门是它精华所在,创办大学的初衷,理念,都在大门风格上得以展现。“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银币,以清华大学老大门为主图,正是出于这层考虑。金属货币特有浮雕制作工艺,利用三维空间,多方位,多层次,淋漓尽致,将清华大学风采呈现于币面。从结构上说,清华大学二校门,更像一座白色三拱牌坊。但大拱两侧,又各嵌两根陶立克西式立柱。设计者采用镂空手法,将二校门建筑,在币面上单独凸显,立体视觉异常强烈,更强调了它奇特而华丽的气势,流畅而精细的线条,挺拔而清丽的外形。
顺便说一下,文革期间,二校门被巨大的毛主席雕像取代。文革结束,毛泽东走下神坛,二校门才得以重立。历史的起,历史的伏,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银币上,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