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金雕像本月底在华盛顿举行落成典礼 奥巴马将亲自揭幕———
8月28日,由中国湖南雕塑家雷宜锌设计制作的美国著名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雕像将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家广场举行揭幕仪式,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亲自揭幕。从2007年的设计定标到完工再到即将到来的揭幕,四年多以来,马丁·路德·金“中国制造”给雷宜锌带来的非议、压力和艰辛难以言表。本报记者采访到雷宜锌以及他的支持者和批评者,还原这座备受关注的雕塑逐步成型的过程。
8月8日,中国湖南雕塑家雷宜锌抵达美国,为8月28日马丁·路德·金雕像的揭幕仪式做最后的准备。16日,记者在当地时间晚上11点拨通了雷宜锌的电话。雷宜锌用略带嘶哑的声音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对记者说,到美国以后每天都很忙碌,很晚才能睡觉。
■雕像已经彻底完工
奥巴马将亲自揭幕
雷宜锌说,雕塑已经完工,这次来美国主要是做最后的扫尾工作,比如拆除脚手架、清理工具、打扫工地。几天之后,整个马丁·路德·金纪念堂区域都要正式移交给奥巴马的安检团队,他们将对28日的活动现场进行彻底的安检,任何人不得再进入。
如今已矗立在华盛顿国家广场的马丁·路德·金雕像,眉头微锁,表现一种沉思的状态,眼神凝视前方,炯炯有神。雕像高10米,重1600吨,由159块花岗岩无缝衔接组成,分成两个部分,分别名为“绝望之山”和“希望之石”,取自马丁·路德·金的名言:“我希望,从绝望之山中间劈出一块希望之石。”
揭幕仪式之所以选在8月28日,是因为1963年的8月28日,马丁·路德·金发表了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据报道,仪式当天将有40万人参加。雷宜锌并不清楚自己的名字以及中国身份是否会在仪式上被提及,他只知道,奥巴马将接见包括他在内的雕塑团队核心人员。
不过,对于自己在典礼上的身份和待遇,雷宜锌并不在乎,“经历了那么多争议,仪式上肯定会对我的中国身份淡化处理。”雷宜锌并没有像外界猜测的那样在雕塑上刻下“中国制造”,不过,他在金左手侧面的墙壁上,用汉字刻上了自己的名字,“非常显眼,即使不刻‘中国制造’,观众也能一眼看出来这是出自中国雕塑家之手。”
■正在大树下睡觉被叫醒
受邀雕刻马丁·路德·金
为了纪念马丁·路德·金,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1996年批准在首都华盛顿杰弗逊纪念堂和林肯纪念堂中间给他建立一座占地1.6公顷、总耗资1.2亿美元的马丁·路德·金纪念堂,并且建造一个高约10米的雕像。从2000年起,纪念堂基金会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物色雕塑家,不过一直未找到理想人选。
直到2006年6月,负责该项目的基金会执行建筑师艾德·杰克逊博士听说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正在举行国际石雕研讨会,就带着两名助手赶往开会地点。因为圣保罗市与长沙市是姐妹城市,因此雷宜锌也应邀来参会。“遴选组审看我作品的时候,我正在草坪附近的大树底下睡午觉呢。他们叫醒我,问我是否对雕刻马丁·路德·金感兴趣。”雷宜锌回忆说。
我当时感到很吃惊,告诉他们我知道金是民权领袖,毛泽东主席曾写文章声援过他,中国人民也曾组织过游行支持他。”当然,对于雕塑家来说,雕刻名人很正常,但当雷宜锌听说这座雕像将要摆放的位置后,还是“吓了一跳”,“华盛顿国家广场相当于我国的天安门广场,就算称不上世界的心脏,也算是美国的心脏了。”从那时起,雷宜锌意识到这座雕塑比自己以往的作品都要承载更多的东西。
■评审委员会力排众议
选定中国湖南雕塑家
雷宜锌对记者说,四年多以来,马丁·路德·金雕像“中国制造”在美国一共经历了三轮比较集中的争议。“任何一次都是漫长的等待,需要很强的承受能力,任何一次通不过,都可能让你前功尽弃,打道回府。正常情况下,雕塑这样的一个作品根本不用四年的时间。”
第一轮争议高潮发生在雷宜锌的人选披露时。当时有人认为一个美国伟人的雕像,不应由一个以雕刻毛泽东半身像闻名的中国人去负责,应该由一名黑人、至少是一名美国人担任。有反对者建立了一个名为 “金是我们的”的网站,称金不容他人染指。还有人提出了“人权”、“宣传工具”、“中国制造”等多个理由进行反对。
幸运的是,在2007年2月15日举行的由美国总统指定的艺术家组成的艺术评审委员会会议上,委员们听了雷宜锌的说明,一致通过了他的方案。
雷宜锌对记者说,委员们之所以能够力排众议,是看中了自己在造型、写实能力和建造大型雕塑的经验。“中国城市发展迅速,而西方的城市已经定型,雕塑家实践机会少,很难找到像我这样有这么多建造大型雕塑经验的雕塑家。”作为湖南画院副院长、湖南省雕塑院院长的雷宜锌在中国是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知名雕塑家,在全国各地拥有150多座大型作品。
■造型表情引起争议
金的儿子支持解围
随着雷宜锌设计模型的面世,新一轮争议再次出现,而且比前一轮更加猛烈。这次主要针对的是雷宜锌对金的造型和设计风格。反对者认为雷宜锌雕刻的金有浓重的中国色彩,看起来很像列宁或者毛泽东。他外套褶皱部分和夹克尾部很像“中国毛泽东时代的作品”。特别是他表情冷峻严肃不够平和,而且双臂抱胸,“肢体语言很有对抗性”。
面对这些争议,雷宜锌自有道理。他对记者说,金是一个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人,他的面部表情当然应该是坚定和充满信心的,而不是面带微笑。双手抱胸的姿势,是参考了一张金很著名的照片,恰恰反映了他的含蓄和内敛,同时又充满张力。“内行都很清楚,如果双臂张开或者上扬挥手,才会很像列宁或者毛泽东雕像。”至于对衣服上褶皱的指责,雷宜锌一笑置之,“难道衣服褶子也会打上民族的烙印?”
在这轮争议的旋涡中,是金的儿子将雷宜锌“解救”出来。“为了有挑选余地,我从一开始就制作了四个头像,后来又按照反对者的意见在电脑中设计了一个面带微笑的。可最终金的儿子还是坚持眉头微锁的第一稿,他说,‘我父亲一辈子都在抗争,我从来没见他高兴过,真不知道那些让他面带笑容的人是怎么想的。’”后来,美国一家报纸还专门到华盛顿国家广场对民众做过调查,大部分人都认为:“如果金是个温顺的人,他就不会死。”
不过,这轮争议期间,雷宜锌还是对自己的设计进行了一些局部修改,比如由于对金是不是左撇子不能确认,将他左手中拿的笔改成了演讲稿。
■放大翻制打磨巨石
1600吨花岗岩运往美国
定稿之后,最艰苦的工作才刚刚开始。雷宜锌说,建造大型雕塑,其难度和工程量堪比建造一座建筑。钢筋、水泥、木材,一样都不能少,光是雕塑的骨架就有几百吨。
雷宜锌先后前往山东、福建等地考察石矿山,最终选定了硬度高的福建泉州瑕红花岗岩为塑像用材。他先是将小样放大成1比1大小的泥塑,然后再翻制成过渡性的石膏玻璃钢模型。2008年下半年,与真实雕像完全相同大小的159块玻璃钢发往福建,由一家石雕厂“照葫芦画瓢”打磨出159块、总重达1600吨的巨石。2010年下半年,这159块巨石从福建启运,经过一个多月的漂流,抵达美国巴尔的摩的一家仓库。随后美国方面动用大型运输工具,将这批石头运往华盛顿国家广场等待安装。
■安装团队赴美受阻再起波澜 亲手修改20多天最终完工
最让人没想到的是,就在雷宜锌和他的安装团队准备启程赴美之际,又引发了“抢美国人饭碗”的争议。美国石匠工会提出必须由美国工人配合雷宜锌安装,导致本来已获得美国签证的中国安装团队被拦下。后来,经过反复交涉,由于雷宜锌提出的无缝衔接的技术要求美方无法达到,双方达成了“十名中方安装人员加两名美国石匠”的妥协方案。
经过三个月的紧张工作,雕塑终于于去年年底在华盛顿国家广场矗立起来。雷宜锌用他独特的技巧,让每两块石头的结合都真正做到了无缝。在艺术上追求完美的雷宜锌,今年又两次只身赴美,亲手用刻刀对作品进行最后的修改。“6月份,我顶着太阳干了20多天。在美国读书的儿子给我开吊车,我们爷儿俩每天在吊篮里从早晨5点一直干到晚上9点,只睡几个小时。这么一晒,比以前更黑了。”
过去四年多的每一天都很艰苦,但对于雷宜锌来说,最快乐的时刻是去年年底雕塑的最后一块石头吊装的时候。“开始起吊的时候,工地上所有的人都放下手头的工作,在这块石头内侧的一面签上自己的名字,永远封存在雕塑中。”
这块石头是“希望之石”最上面的一块,当时雷宜锌的操作平台在10来米高处。向四周望去,他感慨万千,“马丁·路德·金周围是杰弗逊纪念堂、林肯纪念堂、华盛顿纪念碑,被三个总统包围,这个位置实在是太好了。”不过,这位个性十足的中国艺术家并没有热泪盈眶,当时他头脑中突然想到了美方曾经多次向他认真提出的安全要求,“金的位置这么好,又这么坚固,肯定不怕汽车炸弹了。”
■历经非议终获好评
观众感动得流泪
虽然隔着封闭工地,普通公众揭幕之前尚无法看到雕塑的全貌,但是金的亲友以及很多美国政要、相关组织已经来参观过,他们无一例外毫无保留地将赞美送给雷宜锌。金的儿子7月初曾对《今日美国》说:“我已经看过将近50尊我父亲的雕像,但我觉得其中的47尊算不上佳作——我并非是在贬低这些艺术家。但这位特别的艺术家(雷宜锌)——他做得很棒。”
2010年12月,美国司法部长霍德尔前来参观雕像,他用手抚摸着雕像,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他说:“没有金,就没有我,也没有奥巴马的今天。”就在前几天,一个黑人组织参观过金的雕像之后先是拥抱雷宜锌,然后互相拥抱痛哭起来。
雷宜锌告诉记者,在雕塑施工办公室里,摆放着美国各地的很多金的雕塑模型供人们比较鉴赏,“我可以毫不谦虚地说,我的作品是最好的。”
记者注意到,在这四年中虽然美国对雷宜锌雕刻的金争议不断,但随着雕塑逐步成型,美国媒体上的质疑声已经很稀少。一些美国网友说:“金不是个民族主义者,他不会介意自己的雕塑‘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