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璟
何见平(活动主创、书籍设计课程导师):“设计三夏”是我主持的第三次夏季设计大讲堂活动,邀请到欧亚多国一线的年轻平面设计师加盟,为来自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学生一起授课的短期Workshop形式。“设计三夏”是从“设计一夏”、“设计二夏”发展而来,我们想看看,自己能以这样的形式坚持这个活动多久。我觉得设计是一个不错的事业,应该有所敬畏。坚持原创和实验的探索,这些也是平面设计师未来的生存之道。
Laure Boer(视觉游戏课程导师):我对中国学生很好奇,非常期待中国学生会怎样去学习我的课程。我和Sebastian Bissinger在德国有工作室,我也在法国从事大学教学。在我的课程里,我会让学生们打破原来想要做的东西,比如在打印的过程中去撕扯纸张,就会制造出一些不规则的图形,这样意想不到的效果会更让人期待和兴奋。我的课程是启发学生创作的过程。
Sebastian Bissinger(概念设计课程导师):除了自己的工作室,我也在柏林从事字体设计的教学。在我的课程里,不是要教学生怎样去写书法,而是用剪刀等各种小工具去剪裁和拼贴,创造出一套全新的26个字母的作品。我会发给学生每人一份报纸,让他们从中提取元素,获得灵感,用报纸创造出一个独特的艺术品。
朱瀛椿(讲座设计师):设计三夏最好的地方是为大家提供一个与国内外顶级设计师交流的平台。两周的集中训练,本身就是一场头脑风暴。这也是长时间在疲惫、劳碌的设计师工作状态下的一种调剂,不能光是工作没有学习。每个老师在各自的领域都有一定的特点,每个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吸收自己喜欢的方法,吸纳到想要的资讯。现在中国设计师最缺少的就是传统文化的东西。而作为一个书籍设计师,一定要看文本所表达的内容,不应该过于强调自己的风格,一本看不出设计师风格的书,才是好的设计。
陈飞波(讲座设计师):再次参与“三夏”主要是因地理之便,也想了解时下年轻人对设计的理解和困惑,希望和他们分享一点心得。3年来,我自己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设计触角延伸到空间和产品设计,让自己有机会在这两个全新的领域驰骋和发挥,并产生了对设计概念的全新理解和认识。借由“三夏”的平台,可以和有缘的设计师做直面沟通。在“三夏”,我也惊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在职设计师,还抱有再学习的欲望。作为一个设计师,我们的职责是将内在的东西作一个外观上的表达,而并不是去改变它的本质。设计的前提是必须与现实生活相融合。
刘治治(讲座设计师):我没有特别的风格,我每作一个设计,都是在用自己合适的语言,贴切的方式来表达某一个观点和内容。我反对总有人说有艺术设计和商业设计的分别,构成设计本身必定是商业的。一旦不商业了,就有点艺术创作的意味。我认为设计只分为恰当或者不恰当,好或者不好的设计,往往中国的设计师在批评商业设计的时候,是在给自己找借口。因为很多设计师在做设计的时候放弃了许多标准和原则,却把责任推卸给所谓的商业。
管剑(来自哈尔滨的平面设计专业研二学生):第一次在北京举行的世界设计大会,邀请了何老师去讲座。从此,我便在网上关注何老师的作品,并了解到“设计三夏”。与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对我触动很大。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何见平老师,他在课堂上传达的一些专业知识和思想观念使我受益匪浅。其他老师也都非常优秀,以前只是通过书籍和网络去了解他们,比如刘治治老师,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有感染力的人,我还会来参加“四夏”的。
朱宁莉(中国美术学院平面设计专业大二学生):在学校看到“三夏”的海报,就去网上了解了这个活动。通过作品交流,可以看到各院校大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状态,也发现真正的商业设计案例和我们在学校中的设计作品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老师之间也各不相同,像朱瀛椿老师说要多从中国传统元素中发掘一些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东西。而像陈飞波老师,将商业和艺术结合得很好,也是我们现在很多学生所追求的目标。这里也有很多同学的设计值得我们借鉴,特别是港澳台的同学,他们的作品设计感很强,也更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