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场《境心当代——海派水墨代表性艺术家新作展》引起圈内热议,针对目前对于海派绘画价值的重估中,普遍存在的当代新海派概念的混乱,评论家龚云表认为,是时候给当代新海派一个准确的说法了。
价值重估到“新海派”戛然而止?
当下,随着京津画派、金陵画派、岭南画派、长安画派越来越受市场追捧、学术张扬,以海派绘画为主题的画展、研讨会也开始多了起来,甚至多达每月两三个。人们对于海派绘画从任伯年、吴昌硕、吴湖帆、谢稚柳到程十发的历史脉络高度认同,但对改革开放以后的海派绘画发展及其代表人物则显得莫衷一是,对于到底是继承传统笔墨再创新算“新海派”,还是突破传统笔墨开创全新审美境界为“新海派”,大家给出了五花八门的意见,但同时又显得小心谨慎。
一位圈内人描述道,大家都不可能满足于海派绘画到程十发为止,但“新海派”的大旗一旦竖起,必将牵涉到谁领军、谁可列入一线阵容等实际问题,收藏界也在用不菲的资金追寻这些问题的答案,有不少人甚至包括一些画家也十分迫切地有破题之举,但是,任何关于“新海派”的举动都难获广泛支持,毕竟,目前对于“新海派”概念认真而扎实的学术研究还十分缺乏,因此谁的答案都难言靠谱。
“新海派”的价值到底在哪儿?
日前,正在莫干山路华府艺术举办的《境心当代展》,就面临着到底谁才是“新海派”代表性艺术家的困惑。从收藏层面讲,上海不少水墨画家都在各自领域内有较大建树,并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但学术上还未得到一致认可。著名艺术评论家龚云表认为,就全国范围而言,海派绘画早该从学术上重新评估了,就海派艺术本身历史来说,也该对“新海派”或“当代海派”有个说法了,不然学术界和市场都将陷于困顿。
龚云表认为,当代海派最核心的建树其实不在笔墨,而在于当代审美和价值取向的注入。比如《境心当代展》上,讲究色块节奏的张桂铭、玩抽象墨迹的王劼音、从民间艺术吸取养分的张培成、创作当代版花鸟鱼虫的何曦、用水墨画出影像味道的蔡广斌、吸收西画理念创作水墨的陆春涛,他们都在笔墨的表现上大大拓展了中国画的空间,而内在一致的,都是当代审美和价值观的注入,这一点,也正是百多年来海派绘画在中国画坛独领风骚的核心价值。研究透了这一点,“新海派”大旗才能一呼百应。